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课程地位、作用和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共同基础课。通过系统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思维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工作。

教材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5月第7

教学组织与方法

1、本课程理论性很强,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理论,更要理论联系实际。

2、以自学为主,从掌握基本概念入手,吃透教材的全部内容,并认真完成作业,按时寄交,教员负责批改。

3、适当时机面授重点内容及答疑。

4、课程结束后,由学院统一命题,闭卷笔试。

思考题

1、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指导意义?

2、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关系怎样?

4、在当今中国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5、如何理解物质范畴?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6、如何理解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7、为什么说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8、如何正确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这一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9、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怎样才能正确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0、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是怎样的?如何通过现象把握本质?

11、形式和内容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12、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应如何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1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以及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对于实践活动有什么指导意义?

14、如何理解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学习这一原理对我们学习、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1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6、简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17、论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18、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的原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指导意义?坚持辨证否定观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19、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20、怎样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1、认识的辨证过程是怎样的?为什么对同一事物需要再认识?

22、什么是辨证的思维方法?人们经常使用哪些辨证思维方法?

23、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怎样的?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何在?

25、怎样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6、现代社会生产力诸要素有什么变化?

27、怎样认识国体和政体?

28、怎样理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9、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0、如何正确认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试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2、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3、什么是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怎样理解社会意识的复杂性?

34、怎样理解社会意识的层次性?研究人们的社会心理有什么意义?

35、怎样认识社会意识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36、怎样理解当前我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7、怎样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38、怎样理解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9、什么是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

40、怎样全面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