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星
高星,女,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出生。先后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军事经济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研究员。历任全军装备价格、采购管理专家咨询组和全军训练基地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海军预研专家经济分析组组长,海军装备研究院军事经济研究室主任,博士后导师组成员、硕士生导师。现任军委科技委“海军科技发展”国防科技专业、装备发展部海军装备体系专业专家组成员,全军和海军装备价格专家。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获得者。获军队科技进步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授课20余次。
长期从事军事经济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指导装备论证研究的实践,为装备价格管理机关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取得了显著的军事经济效益。
在理论方法方面,通过主持开展“××常规武器装备研制购置费用估算模型研究”、“《军品价格管理方法》对海军装备价格的影响”、“××全寿命期费用预测性研究”“××装备经济寿命建模及分析”等数十项课题的研究,为解答装备建设中面临的经济性问题提供了经济分析方法与基础。
在管理方法方面,通过开展“武器装备研制、订货合同制研究”、“××经济论证与经费管理研究”、“在新条件下海军装备价格管理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紧跟价格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要求,为各级机关提供了辅助决策意见,为《海军装备修理价格管理方法(试行)》(2012)、《海军武器装备采购价格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2003)等多项法规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实践应用方面,通过研制“海军舰船装备价格辅助决策系统”和“海军装备费用生成平台”,组织并建成了海军经济分析平台,填补了我军在军事经济领域手段方法的空白。为后续开展的数百项经济论证与评估工作提供了信息化的手段与平台。
在政策法规方面,通过开展“竞争性采购装备价格管理研究”、“海军装备科研招标实施方法研究”、“海军舰船装备择优招标条目体系及权重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支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竞争性装备采购管理规定》(2014)和《海军装备竞争性采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2004)法规的颁布。通过“军用软件计价研究”、“装备软件成本审核方法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有效支持了《海军舰艇装备软件计价办法(试行)》(2011)的颁布实施。
在行业培训方面,通过主持经济分析专家组工作,组织翻译了大量的国外文献,如武器装备成本估算与评估指南、武器装备进度评估指南、软件开发费用估算指南、英国未来航母(CVF)全寿命周期费用消减策略以及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港口访问费用分析等,并撰写出版了《国外航母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概述》,介绍了外军在经费管理方面的机制与方法,供广大军事经济领域研究人员参考借鉴。
张玉华
张玉华,男,汉族,中共党员,1968年出生于河南潢川。主要从事国防费、装备价格、国防采办等管理研究工作。先后就读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并于2003年和2008年赴俄罗斯科学院全俄科技信息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毕业后在原总装备部、军委科技委所属科研机构工作,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并受聘担任全军装备财务价格专业组组长,全军装备价格专家库、全军预算评审专家库等专家。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全军工薪论文一等奖2项,总装备部财务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3项。2018年被评为军事科学院优秀教师。
主持完成的系列课题成果为国家和军委机关国防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主持完成的《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防支出政策研究》《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国防费比较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国防费比较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国防支出结构及启示研究》等课题,为国家和军委机关掌握国外国防投入规模及其支出结构、合理确定我国国防费投向投量提供了重要依据;主持完成的《装备价格形成机制深化研究》《装备激励约束定价机制研究》《装备软件价格管理问题研究》《国外装备价格构成及管理研究》《俄罗斯装备定价管理体制机制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在国家和军委机关制定军品价格工作改革方案和有关法规中得到应用,为构建新的装备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装备价格管理水平提供了支撑;主持完成的《国防科技经费政策研究》《利用金融手段促进国防科技发展问题研究》等课题,为规范国防科技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提供了支撑;主持和参与起草国家和军队有关科研经费管理、装备审定价等法规5部,在强化国防科研项目概预算管理、规范装备价格工作和知识产权计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编著的多部书籍在军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其中,主持编著的《国防采办辞典》《现代武器项目管理概论》《美军装备价格管理研究》《美军合同定价参考指南》《2014年世界国防费发展报告》《2015年世界国防费发展报告》《2016年世界国防费发展报告》等,以及参与编著的《美国国防费管理概况》《日本国防费管理概况》《美国国防采办管理概览》等成果,对加强装备项目管理、改革装备价格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先后承担《装备全寿命费用管理》《装备价格管理》等课程教学任务。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其中1名硕士研究生获“2016年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严剑峰
严剑峰,男,汉族,经济学博士,中共党员,1970年10月生于河南省潢川县,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会军民融合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军民融合研究会理事、上海军民两用技术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干事、四川军民融合战略研究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军民融合》杂志编委会成员。
在科学研究方面,严剑峰自2004年进入国防经济研究领域,十几年如一日地勤奋耕耘,一直坚持“有用、好用、管用、经世济用”、“无创新、不科研”、“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做一句空”的原则,深入研究国防经济重大现实问题,如最优国防支出规模、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防支出与国防预算、国防需求生成系统、国防采办系统、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国防科技工业集群创新、军民融合及产业培育、军事人力资源管理、国民经济动员等,在多个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先后出版了《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和《商用大飞机: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的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两本专著,在《中国军事科学》《军事经济研究》《中国国防经济》《军民融合》《财贸经济》《财经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也是地方学者中唯一论文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军民融合高科技成果展及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的学者,多次获得《军事经济研究》《中国国防经济》年度优秀论文奖,两次获得上海财经大学“中振科研基金优秀论文奖”。
在教学工作方面,严剑峰主要为硕、博士研究生开设《现代国防经济学》和《军事人力经济学》课程,他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长”的原则,自己研究什么,就指导学生学习研究什么,让学生从自己的研究中学会研究问题的选题、研究方法的运用、文章思路与结构的逻辑展开等,既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又注重知识的深刻性、创新性;既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又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者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育。
在服务社会方面,严剑峰近年承接多项地方政府委托课题,每年都会到各地做多场学术报告,参与政府或军队有关部门的决策咨询会议,为实务部门的同志进行理论培训。近期,严剑峰同志还受邀参与了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军民融合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军民融合委员会的一些专家咨询会,并就《军民融合的障碍与对策》等问题在多地举办学术报告、讲座、培训,力争使自己的研究能够真正解决委托单位的问题,为有关部门提供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案选择,让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同志真正有所收获,发挥学者资政启民的作用。
赵林榜
赵林榜,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出生于河南新野。1991—1998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先后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6月入伍,进入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工作。2011年,作为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习金融工程。现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系统总体研究所研究员,军委机关军民融合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装备经济、军民融合研究,主持军队和省部级重大研究任务30多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5部;2017年与游光荣同志合作出版《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专著。获总装备部核心价值观候选人提名2次、全军装备理论研究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2次。
在装备经济研究领域,承担多轮次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投资战略研究,参与2014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第十五次讲课稿《坚持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方针》起草;持续开展装备经费系统分析方法研究,撰写的“武器装备建设经费系统分析方法”报告被《武器装备建设的国防系统分析》收录,牵头《武器装备体系费用评估技术》重大预先研究项目攻关,探索形成了我军装备建设PPBS制度运行的方法体系。在装备经济微观领域,侧重军工企业改制重组、竞争力分析等,在代表性论文《从军民融合视角盘点中美军工集团竞争力大变化》中构建了“一个标杆、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美军工集团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先后在《经济学家茶座》《军事经济研究》等刊物、媒体发表,网络媒体转载量超过1.8万人次。
在军民融合研究领域,2003年以来,先后参加了科技部、全国人大财经委、中国工程院、总装备部以及全军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等下达的多项军民融合研究任务,提出的不少建议上升为国家和军队政策;2004年参与首部国内军民融合专著《中国科技发展报告——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撰写;2009年和游光荣合作完成《关于当前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程度的评估》,率先从定量角度对武器装备军民融合程度进行定量评估;2013年牵头总装“民参军”七问研究,支撑总装备部“关于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的措施意见”制定,以及首届“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工作。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作为专家借调军委机关,从事军民融合论证。2018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区军民融合发展全要素评估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批准号为71874200)研究。
张纪海
张纪海,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出生,黑龙江人,管理学博士,国防经济学教授。现任国家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助理、书记,北京理工大学国防动员研究中心主任,国民经济动员学军民融合敏捷动员研究方向带头人,长期从事国防经济、国民经济动员、军民融合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奠基人之一,以国防经济、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学科为基础,从事我国唯一的国民经济动员交叉学科的建设工作,是国民经济动员学交叉学科博士点聘任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潜心科研,注重应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2篇,被EI检索16篇,被CSSCI检索13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其中《国民经济动员系统与仿真研究》是我国第一部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国民经济动员的专著,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作为副主编出版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国民经济动员研究书系》。作为主编在编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军民融合敏捷动员理论与实践丛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的科研项目14项,参与科研项目37项,累计科研经费774万元。以第一完成人完成研究报告,被省级以上部门采纳5份;以第二完成人完成研究报告11份,其中8份被省部级部门采纳,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
勇于开拓,注重创新。一是作为主要奠基人之一创建敏捷动员理论体系。在系统总结当代国民经济动员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在快速动员、联合动员、精准动员、大动员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敏捷动员理论体系与方法,被学术界认可,成为当代主流的动员理论。二是提出动员联盟原创性理论。受到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认可和采用,并被中船重工军民融合与国防动员研究中心在编制《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十三五”规划》相关章节时采纳运用。三是提出超常供给理论框架。在敏捷动员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超常供给相关概念和实现形式,以期为新时代国民经济动员、应急管理、军民融合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实践提出研究思路。四是提出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在主持《宁夏回族自治区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研究》发表在CSSCI检索期刊《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根据中国知网(CNKI)全库检索数据显示,此篇论文他引量49次,全国排名第二,下载量3368次,全国排名第一。五是主持创建新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国民经济动员教育培训中心的地位作用,主持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北理工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课程体系。作为负责人组建了国内领先的教学团队,开展了军民融合明星课程设计,进行了军民融合规划教材编写工作,建设了军民融合创新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形成了学科育人示范工程,实现了特色示范课堂引领全校军民融合的教育教学工作。
王沙骋
王沙骋,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10月出生,河南项城人。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联合培养管理学博士,国家公派留学哈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教授,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曾得“北大学子年度之星、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学术精英”等荣誉称号。历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出版学术专著7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恐怖融资、退役军人权益、国防金融、军民融合、国防采办。
服务国家国防经济战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持续立项。在工作不到一年时就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及情报主导反恐研究”。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反恐怖融资的情报监管机制研究”再次获批立项。此外,还获多项省部级课题立项,包括国家财政部项目《国际涉军群体权益保障政策研究》、国家司法部项目《全球信息化环境中的网络恐怖主义研究》、中央军民融合办公室项目《军民融合发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等。
紧跟国防经济学科前沿,科研成果渐成体系影响较大。2005年起,着重研究国防采办、军民融合等方面的问题,后来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主攻恐怖融资、退役军人权益、国防金融等方面的理论难题,科研成果渐成体系,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代表性的成果有专著《世界金融反恐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9)、论文《恐怖融资的情报监管机制研究》(载《中国软科学》2018年第6期)、《美国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研究》(载《中国军事科学》2019年第2期)等。
参与国家重大政策制定,推进高端国防经济智库建设。2019年4月,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王沙骋团队成为和财政部对口司局唯一对接支持的科研团队,为国家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提供智力支持。王沙骋是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2019年1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核心起草成员,也是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即将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程建设标准研究》的核心起草成员。王沙骋还受邀参加北京香山论坛、联合国安理会主办的国际反恐论坛等,为金融反恐献计献策。
重视国防经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已显成效。2017年4月,王沙骋科研创新团队在强手林立的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组脱颖而出,受资助成立。研究团队以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为依托,都取得了丰硕成绩。由他指导的《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非盈利组织恐怖融资及其对策研究》《非正式资金转移系统的恐怖融资研究》《数字交易体系的反恐怖融资研究》等学位选题,均是国防经济前沿问题且顺利毕业,其中《国防金融体系研究》还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国防经济发展与创新”学术会议二等奖。
毛 飞
毛飞,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3月出生,重庆人。先后就读于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分获管理学学士、军事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与博士后。历任原军事经济学院军队财务管理教研室教员、副主任、主任,2017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后,担任合并组建的陆军勤务学院财务审计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原军事经济学院科技新才和精英梯队,遴选为原总后勤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对象,首届陆军科技英才,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人才岗位津贴。目前担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军事经济研究中心干事、军队财务研究中心负责人,原后勤学院客座研究员,军队后勤科技专家库成员、军队预算评审专家、军人工资福利待遇智库成员、军队审计咨询专家库成员。
主要从事国防支出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专业理论功底扎实、科学研究能力突出,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中国软科学》《预测》《光明日报》以及《中国国防经济》《国防大学学报》《后勤学术》《军事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有9项成果被EI和ISTP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全文转载、全国人大咨询全文转载。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4部。主责国家社科基金非军事学项目《国防需求波动、投入滚动规划与预算跨期平衡机制研究》、军事学项目《军队事业经费绩效管理信息技术手段研究》、重大项目《军费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逆向财政动员》,主责军事科研规划课题、全军后勤学术重点课题、湖北省社科基金等军队(省部)级课题12项,主责总部级课题30余项,参与国家和军队总部级以上课题60余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奖1项,湖北省武汉市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全军后勤学术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军事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军事科学院科研成果特等奖1项,原军事经济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5项,陆军勤务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长年奋战在教学一线,担任原总后勤部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课堂授课质量优秀,主编和参编教材20余部,指导的学位论文1篇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评为军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坚持姓军为战,近年来为军委、总部撰写决策咨询报告100余份,主笔承担的20余份政策建议被采纳。其中1份获得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重要批示,《世界典型国家国防费管理与启示》《军费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等多份报告作为内参上报中央军委并获得军委机关首长重要批示。
舒本耀
舒本耀,男,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2月出生,安徽太湖人。先后获吉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学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国防大学国防经济博士,历任武警黄金部队副中队长、指导员、副大队长、机关参谋,装备学院装备采办系讲师、副教授等职位。现任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联合勤务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防经济学科负责人。先后被聘为军委装备发展部装备采购管理专业组成员、全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干事、中国财政学会国防财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会军民融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撰写咨询报告7份,负责国家和军队重点课题20项。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二等奖1项,连续4年获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暨论坛优秀论文,曾在2017年全国军民融合研究核心作者榜排名第二。
在国内较早从事军民融合领域研究,是装备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者。在军民融合战略研究方面,发表了《解放军报》和《求是》的首篇军民融合文章,即《大战略—军民融合式发展面面观》,刊于《解放军报》(2009年8月4日第7版);《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载于《求是》(2010年第6期)。这两篇文章中多处观点被吸纳进十八大后习主席关于军民融合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较早发布了我国首部《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和《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5》,报告得到军委机关、业务专家和社会人士普遍好评。牵头完成《民营企业参与装备科研生产公平竞争研究》(2014),《“十三五”民参军政策改革重难点问题研究》(2016),《“十三五”民参军的战略规划研究》(2017),《基于分工理论的民参军促进政策研究》(2018),《民参军的政府与市场作用研究》(2019),《民参军的军政协同机制研究》(2019)等课题,填补了国内民参军理论研究的诸多空白。
在参与机关决策工作方面,较好地发挥了国防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表率作用。2010至2015年,多次参与原总装备部和原解放军战略规划部组织的专项论证工作,提交政策改革咨询报告2份。2015年,参加原总装备部组织的载人航天中长期发展规划经济论证工作;2018年,完成机关赋予的《关于有序推进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思考建议》《国防科技和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研究》等专题,研究成果得到首长赞肯。2019年,带领团队完成了军委机关赋予的军队系统第四次经济普查专项任务;主责完成了《河北省主副食品区域集约化保障军民融合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成果得到中央融办和国家机关的高度好评,现已转化为河北省委文件正式颁发实施;牵头完成的全国政协调研组报告《关于发挥军粮供应体系主渠道作用,推进部队副食品区域集中筹措的思考建议》,得到全国政协常委毕京京中将和姜鲁鸣政协委员、郝万禄政协委员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
王伟海
王伟海,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出生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先后就学于军事经济学院和国防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从事国防经济学、军民融合发展等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近15年来,先后在战争经济成本评估、武器装备经济性分析、国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军民融合发展等领域潜心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中国军事科学》《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国防内参》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承担国家和军队科研课题18项,撰写的多份研究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多次参与军民融合发展政策文稿起草工作。获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在国防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研究提出许多创新性见解。以“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防费投入战略研究”为题完成的博士论文获评国防大学年度优秀博士论文,所撰论文经匿名评审入选第十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构建了战争经济成本评估的“四维度”分析框架,提出基于预期收益的战争人力资本损失评估思路、模型和方法;在武器装备经济性分析方面,提出健全四级装备价格工作管理体制,构建五项常态化的价格工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在军民融合研究领域,获得了决策层的关注和认可。合著有《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论》(人民出版社2017),在理论界有一定影响;参与编撰的《军民融合100问》,作为业界权威理论读本、在全系统下发学习;参编教材《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被多个省市列为专题培训参考教材;参与编撰的《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系列蓝皮书,在业界有广泛影响。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第一时间发表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军民融合新论断新要求的理论文章,在多个主流理论宣传网站转载,得到中央主管部门领导的肯定与赞许,有关理论观点被中央采纳,吸收进入有关重要文稿中。
特别在持续跟踪学习研究习主席有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方面,在理论界首次将习主席军民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凝练概括为“八论”,即战略定位论、历史方位论、发展目标论、总体指导论、发展任务论、发展途径论、制度保障论、政治基础论。参与了全国首期省部级、厅局级和县处级干部军民融合研讨班的筹划设计和组织实施,高标准完成教学实施方案拟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创新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