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漂浮在空中的幽灵
——美国侦察机家族谈
自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以来,美国侦察机便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侦察机家族之庞大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除此次的肇事机EP—3E外,较有影响的还有U—2、RC—135、SR—71、TR—1A、RF—4、RF—5E、RC—12、OV—1、OV—10、“全球鹰”等。它们中有的曾多次企图侵入中国领空刺探军情(如RC—135),有的则直接进入中国大陆上空进行偷拍活动(如U—2)。多行不义必自毖,除此次的罪魁祸首EP—3E被迫降落中国机场外,U—2高空侦察机也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落数架。为了让广大读者对美国侦察机家族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特编写此文。由于EP—3E在上期已有详细论述,在此不作赘述。
U—2高空侦察机
一般来说,敌方的综合战力、战舰与战机的部署、弹道导弹的开发状态及部署情况等,都是战略侦察的对象。由于战略目标通常都在敌方境内纵深地带,因此要求战略侦察机具备持久的续航力,以便在敌境内长时间逗留。然而,要想在敌境内长时间逗留进行侦察活动并非易事,必须具有特殊的性能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对于U—2而言,主要凭其高高度飞行性能来保全自身安全。
灰色机身上没有任何涂装标记的U—2,是为满足美国空军及中央情报局对能于高空巡航的侦察搜寻机的共同需求而设计的。洛克希德公司于1954年开始研制,1995年8月首飞成功,1956年装备部队,主要有A、B、C、CT、D、R等几种型号。U—2R为最新型号,美国空军订购12架,用以补充战略侦察部队,它与前几型的主要区别为:增大了翼展和整体油箱机翼,改进了主起落架外形,头部和机身加长,配备永久性翼装专用吊舱,取消脊背整流装置,后机身也稍有变化。
U—2各型飞机配备有HR—73B、KA—80A相机和其他电子侦察设备,可从20000米高空拍摄地面目标,供判断横向范围达150公里;能连续拍摄8小时,胶卷长达3560米,能在4小时内,在15000米高空,拍下宽780公里、长4300公里范围内地面景物的清晰图象。U—2飞机自从服役以来,在前苏联、中国、古巴、朝鲜等国上空大肆进行侦察活动。由于技术性能不甚过关,在执行任务期间曾多次被前苏联、中国等国击落。1962年9月,我军首次在江西南昌击落一架美军U—2侦察机,之后,又先后击落4架。
RC—135高空电子侦察机
RC—135属于特种侦察机,和传统飞越他国领空实施照相的侦察机不同的是,RC—135并不需要深入他国领空执行侦察任务,仅在其边境地带或公海上空进行监听和侦察活动,这一方面可避免政治上的尴尬,另一方面也摆脱了敌方防空火力的威胁。RC—135的机体源于波音707,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先后发展多种型号,目前美国空军所使用的主要有S、U、V、W、X等几种。
RC—135S以搜集弹道导弹的情报为主要任务,前机身右侧开有大型圆窗,内装精密的光学和红外线探测仪器,一旦发现有弹道导弹发射,RC—135S便立即跟踪导弹,观察导弹的飞行路径、导弹数量,乃至弹着点,然后在飞机上展开研究分析,掌握发射地点及导弹种类、特征。RC—135S的右机翼和右机翼上的两具发动机全部漆以不反光的暗黑色,其主要目的在于排除反光造成对右侧精密侦察设备的不良干扰。RC—135S最初的侦察对象为前苏联,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主要敌人已不复存在,但由于战术中程弹道导弹的迅猛发展,RC—135S并未退出战争舞台,其重要性反而有所增加。
RC—135S由早期的RC—135C大幅改良而来,在机首两侧凸出处装有侧视雷达,机鼻下也有特殊的电子侦察设备,针对现代战场上电子设备的跳频能力,RC—135U上的电子截收设备拥有极大的频宽接受能力,可对各类电波进行记录分析。目前美国空军仅部署2架此型机。
RC—135V/W均以收集各类电磁波为主要任务,机首两侧因装有侧视雷达而凸出。除机鼻和机首两侧的雷达外,RC—135V/W机身及机翼上,遍布各式天线,对电磁波的截收能力颇强,可截收范围达240公里。RC—135V/W还可通过卫星等通信方式,即刻将情报传给附近友军单位,使其能及时作出反应。
RC—135X为最新机型,由RC—135S改良而成,具有和RC—135S类似的任务性质和侦察照相装备,但配有更精密和先进的红外线侦察照相感应器,其内部运用冷冻剂冷却感应部件,以大幅提高其灵敏度。
目前绝大多数RC—135均以改用新式大旁通比的CFM—56涡扇发动机,因为旧式TF—33发动机早已停产。虽然机龄较长,但预计RC—135系列仍将服役到2010年以后。
SR—71远程战略侦察机
早在1964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就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美国拥有了一种新型侦察机,该机可以3倍音速飞行,可在24400米以上的高空工作,具有全球范围的侦察能力。它,就是绰号为“黑鸟”的SR—71先进远程战略侦察机。其实,“黑鸟”的真正代号为SR—71,由于约翰逊总统误宣布为SR—71,而他又从未修正这一排列错误,故“SR”的称呼遂被接受。美国总共制造了32架SR—71飞机,有A、B、C三种型号;SR—71A为战略侦察型,29架;SR—71B为串列双座教练型,2架;SR—71C系由A型改装而成的教练型,1架。1965年SR—71通过了鉴定,并在1966年1月交付使用。
SR—71采用无尾带边条的三角翼翼身融合体双垂尾布局,机身两侧的边条一直延伸到机头。为承受大马赫数下出现的气动加热,SR—71在结构上大量采用钛合金,其重量占机体重量的93%。SR—71的记载设备包括战地侦察装置、入侵侦察用的高性能探测装置,以及每小时侦察面积达15.5万平方米的战略侦察系统。
SR—71是世界上飞得最快最高的飞机,20世纪70年代,SR—71在速度、航程、续航时间、高度等方面,曾多次创世界纪录。然而命运多舛,1990年SR—71从美国空军全部退役,除少数封存外,大多数被安放在博物馆或公园,供人观赏。1994年美国会批准SR—71重新服役,1995年2架经休整的SR—71A重新服役使用。但好景不长,在美国1998财政年度的国防预算中,SR—71A的使用经费,这两架SR—71A又行将退役。在1990年退役前,SR—71出动数千架次,曾飞越古巴、越南、中东等国和地区执行侦察任务,也曾在前苏联、中国边境飞行,窥探军情。
RF—4多功能战术侦察机
由于战术侦察机一般要进入敌境内进行侦察活动,故躲开敌方战斗机,闪避防空导弹与防空炮火,朝向目标地区高速飞掠而过,已成为战术侦察机奉行的守则,因而自二战以来战术侦察机大都由战斗机衍生而成,RF—4系列战术侦察机也不例外。RF—4C由麦道公司在F—4C的基础上发展而成,1963年8月首飞,1971年装备美国空军。RF—4C具有与F—4C相同的内部、外挂油箱和基本未变的机身架构,但采用较长而细的机鼻,APQ—99前视雷达,用于地形跟踪和测绘。RF—4C机身中配有一个APQ—102型机载侧视雷达和一架AAS—18A型红外线行扫描器。此外,RF—4C还配备有前视和侧视照相机、ASM—48惯导系统。RF—4C的开发相当成功,有505架先后服役于美国空军。
RF—4B于1965年3月首飞,20世纪70年代初配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共有46架服役。RF—4B装备类似于RF—4C,不同之处在于照相机和惯导系统。
RF—4E为最新机型,1970年9月首飞,主要用于出口。该机具有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机尾的额外油箱、板条自动稳定平衡装置,并以自动伸出式缝翼取代原下垂式副翼。
RF—5E战术侦察机
跟RF—4C战术侦察机由F—4C战斗机发展而成一样,RF—5E也是由F—5E战斗机发展而来,1979年1月首飞,1983年服役。其主要改进是取消了原有雷达,在加长的机鼻中装载KS—87D1型前向斜角分幅照相机及加大的托板以装载待定的侦测器材。第一片托板装载KA—95B型中高空全景照相机、KA—56E型低空全景相机及RS—710E型红外线行扫描器。第二片托板装配有由KA—56E及KA—93B6所组成可作1450角扫描的全景相机。第三片托板安装一架KS—174A型长距离摄像机。其他托板装有1架制图用航空相机、2架红外线行扫描器及电子情报接受器。
RF—5E配备有一定的武器装备,如翼尖可挂“响尾蛇”空空导弹,平时仅配有1门M39A2型20毫米机炮,挂架只用于装载3个可抛副油箱。
RC—12战术电子侦察机
RC—12是供美三军担负特种任务的电子侦察机,其主要任务是截收通信情报、对目标定位、中继通信,并把接受到的有价值信号传输到地面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该型机不仅能侦测敌方通信和雷达阵地,而且能连续监视移动目标并自动绘出瞬时坐标。D、H型1991年装备部队,K型1995年装备部队。机上主要设备有:AN/USD—9(V)2窃听定位系统、AN/ALQ—156导弹探测系统、AN/ALQ—162电子支援测量干扰机、AN/ARW—83(V)5机载中继设备、AN/APR—39和AN/APR—40雷达告警系统。
海湾战争期间,RC—12系列侦察机参加了实战,对伊军通信系统侦察、测向、定位,并将情报适时发往地面部队。然而,该机尽管性能十分先进,但是复杂的电子设备,导致人员操纵困难,失事难免。2001年3月26日,一架RC—12在施瓦本格执行例行性训练时坠毁。
TR—1A高空战术侦察机
TR—1A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以U—2R为基础,加上先进合成孔径雷达系统、UPD机载侧视雷达和大量增加内部油箱油料容量的产物,总重量极高。该机主要用于侦察东欧地区战略部署,在平时、危机时或战时,支援美国及其盟国地面部队和空军部队作战。该机能在敌境外利用各种机载设备不分昼夜连续观测敌境纵深有辐射和无辐射目标。2架以上TR—1A获得的信息通过数据链实时传到地面的解算站,能及时得到目标的准确位置,然后由攻击机实施攻击。TR—1A主要机载设备有:常用的通信、导航和仪表着陆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机载警戒指挥系统、精确定位攻击系统、信号情报与电子情报设备、电子对抗设备、T—35跟踪照相机、UPD—X侧视雷达和数据链等。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部署在沙特阿拉伯的TR—1A高空侦察机无须飞越伊拉克领空,便可探测识别伊军防空与监视系统,并将所得的情报立即提供给美军地面部队指挥官使用。
OV—1多功能侦察机
OV—1是应美国陆军的需求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发的,多用于前线侦察。1959年4月首飞,1961年2月交付服役,1970年12月交付最后一批。该机具有短场起降能力和超低空飞行性能,配备有全天候的导航、通讯及侦察系统,并对地面防空火力也有相当程度的防护能力。该机还可配备一定的武器装备,如可携带各种空对地武器,包括枪榴弹发射器、机枪吊舱和小型导弹等。飞行员位于左侧,观测员或侦测器操作员位于右侧,驾驶舱内安装有马丁贝克弹射座椅。目前使用的标准型为OV—1D型,可携带光学相机、VAS—4红外线行扫描器或APS—94机载侧视雷达。美国共配备有110架OV—1D,另外还有36架RV—1D型专用于执行电子情报任务。
OV—10轻型侦察机
OV—10为串列双座轻型侦察机,具有在简易跑道上作短场起降的性能,后部货舱可装载5名空降兵或2名伤者及看护人员。1965年7月首飞,量产型OV—10A于1967年8月首飞,1968年6月交付使用,先后发展了A、B、C、D、E、F六种型号。最初的271架中,空军取得157架用作前进空中管制机,采用轻武器对付地面目标,具有快速反应能力。1970年改装了10架担任夜间前进空中管制机任务,使用感测器侦察地面目标,并引导指挥伴随的攻击机作战。但目前美空军所使用的OV—10大部分为未改装前的型号。美国海军陆战队已撤除了大部分的OV—10,但将17架升级至OV—10D之水准当作夜间侦测机使用。该型机加长的机鼻下悬挂有装载激光标定仪和前视红外线侦测器的转塔,机腹炮塔上装有通用电气公司的M197
3管20毫米机炮。其他设备包括APR—39雷达自动寻的和告警系统、ALE—39雷达干扰机等。当执行攻击任务时其5个外挂点可挂载1.6吨的武器装备。
除上述侦察机外,美国还在加紧部署E—8侦察机,以其配备的合成孔径雷达执行对地面目标的监测,提供即时的目标定位。而近年来大显身手的无人侦察机,也是美情报部门所依赖的利器。无人侦察机不仅整体运用成本低廉,而且没有飞行员被击落或被俘的危险。最近能在高空滞留24小时的“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的研发成功,显示出无人侦察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全球鹰”研制计划始于1994年,1998年2月首飞成功。该机机载设备先进、齐全,其合成孔径雷达作用距离20~200公里,可监视范围13.74万平方公里,图象分辨率0.9米。“全球鹰”可从美国本土基地起飞,飞至全球任何热点地区进行战略战术侦察,或在距基地5500公里远的地区上空连续侦察监视24小时,其飞行高度达20000米,处于大多数地空导弹射程之外,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美国空军计划从今年开始建立“全球鹰”无人机机队,预计至少采购20架。
另外,在低空侦察上,美国空军开始采用廉价的侦察吊舱挂载于现役战斗机上,这种具有电子光学式照相机的战斗机,返航落地后可马上下载摄像画面分送至各单位使用,近似即时传送。目前美现役战机几乎都可挂载侦察吊舱。
美各型侦察机性能参数表:
参
数型号 |
机长
(米) |
机高
(米) |
机翼面积 (米2) |
最大速度(公里/小时) |
巡航速度(公里/小时) |
U—2 |
15.4 |
4.65 |
57.3 |
930 |
775 |
RC—135S |
39.2 |
12.7 |
226 |
940 |
900 |
SR—71A |
32.74 |
5.64 |
167.23 |
3537 |
3190 |
RF—4C |
19.2 |
5.02 |
49.24 |
1390 |
960 |
RF—5E |
14.45 |
4.07 |
17.3 |
1700 |
1040 |
RC—12D |
13.34 |
4.57 |
28.15 |
545 |
523 |
TR—1A |
19.2 |
4.88 |
92.9 |
920 |
692 |
OV—1D |
13.69 |
3.86 |
|
500 |
|
OV—10 |
12.67 |
|
27.03 |
452 |
|
“全球鹰” |
13.53 |
4.63 |
|
740 |
480 |
美各型侦察机性能参数表(续上):
参 数
型号 |
翼展 (米) |
爬升率 (米/秒) |
升限 (米) |
航程
(公
里) |
乘员 (人) |
续航时间(小时) |
U—2 |
24.38 |
50 |
23200 |
4700(转场) |
1 |
6 |
RC—135S |
39.88 |
|
12550 |
9100 |
16 |
|
SR—71A |
16.95 |
|
26600 |
4800(转场) |
2 |
1.5 |
RF—4C |
11.71 |
31 |
16580 |
3180(转场) |
2 |
4 |
RF—5E |
8.13 |
175 |
15790 |
2483 |
1 |
3.5 |
RC—12D |
16.61 |
12.45 |
10670 |
2200 |
6 |
5 |
TR—1A |
31.39 |
|
27430 |
4830(转场) |
1 |
12 |
OV—1D |
14.63 |
18.3 |
9400 |
1627 |
2 |
|
OV—10 |
12.19 |
13.17 |
7320 |
|
2 |
|
“全球鹰” |
35.4 |
|
20500 |
|
无 |
42 |
(摘自《科技与国力》2001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