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海军 时间:2014-01-17
写在前面的话 1月7日,我海军盐城舰将运输首批叙化学武器的丹麦商船安全护送至预定海域,标志着中国军舰执行首批运输叙化武船舶护航任务顺利完成。我海军舰船参加叙化武护航任务,引发了广大官兵对核生化武器的关注。什么是核生化武器?核生化武器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轨迹又是什么?为此,我们邀请海军核化安全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为您介绍世界上核生化武器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生物武器的起源
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工具和战争武器都以石器、木器为主。冶炼技术打造出了坚固、锋利的金属兵器;火炸药又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枪、炮,把战场由“冷”变“热”;蒸汽机的发明为战争机器提供了动力,各种机械化兵器迅速占据了陆地、海洋和天空……
在古代历史中,虽然中外都有过将有毒物质用于作战的记载,但由于受到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无法从本质上认识化学物质,所以使用时效率不高,杀伤作用有限。
与化学战不同,人类对生物战的运用却是由来已久。这主要源于对恶性传染病的早期认识。历史上,无论是中世纪的欧洲,还是春秋时期的中国,利用病死人、畜尸体传播“瘟疫”的战例均不鲜见。到了近代,随着对传染病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大规模生物武器的出现
无形的杀手 化学武器登场
19世纪末期,化学领域发展迅速,人类开始从分子、原子层面认识物质世界,化工生产已具雏形,这一切都为化学武器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一战是化学战发展的关键阶段。1915年4月22日,德军对英法联军实施了化学袭击,这是化学武器第一次大规模用于战场。此后,各国相继生产、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武器。据统计,一战期间使用的化学毒剂有45种之多,总量达12.5万吨,约有130万人受害。
与此同时,“生物医学”和“微生物学”渐成体系,以此为基础的生物武器开始展露出狰狞的面目:1915年至1917年,德国对美国、罗马尼亚、俄国等协约国多次使用了生物武器,甚至通过飞机在敌国布撒沾染了细菌、病毒的糖果和玩具,把不懂世事的孩子为袭击目标!
20世纪初,以“相对论”、“量子理论”和“电磁理论”为代表的一系列科学成果,引发了人类现代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诸多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却导致了新型武器的不断涌现。
军事上,汲取了一战的经验和教训,世界各国都竞相大量研制、贮备化学武器。到了二战期间,英、法、德、意等国的化学武器总量达到了可怕的70余万吨。巨量的储备在欧洲战场起到了相互制约、相互威慑的效果,达到了一种“恐怖式”平衡。交战各国由于担心对方的报复,都不敢率先动用化学武器。
但是,当对手没有化学武器时,情况则完全不同了。在非洲战场,面对没有任何化学战能力的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毫无顾忌地用化学武器对当地军民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德国则是用神经性毒剂,秘密杀害了数以万计的战俘。亚洲战场上,日军在中国、越南大肆使用化学武器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生物武器方面,纳粹德国虽然早已为生物战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是战争初期的进展完全被德军掌握,接连的速胜使希特勒更加迷恋他的“闪击战”,在顾忌国际舆论的同时,也不愿让生物武器影响了他“高傲的形象”。所以,德军没有轻易动用生物武器。但是,盟军的全面反攻使战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孤注一掷的德军在美英联军的必经之地,施放了数百万只染有疟疾病毒的蚊子,试图以此阻滞敌人的进攻。不料盟军对此已有防范,事先为部队发放了防疟药物,使这次生物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此时,远在亚洲的日本对于生物武器的使用却毫不手软。组建了多支专业化的生物战部队,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当数“魔鬼731部队”。
1945年8月,日本广岛、长崎的上空腾起了两朵巨大的蘑菇云,这不仅宣告了一种新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的诞生,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个史上最大的杀戮场拉上了最后的帷幕。
二战结束不久,美苏两大阵营进入了历时近半个世纪的冷战状态。由于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已经为世人所共知,美国凭借手中掌握的“核王牌”占据了有利的战略地位,以“核恐吓”、“核讹诈”方式威逼、胁迫、欺凌他国的事情不乏其例。
为了摆脱这种局面,世界各国开始不遗余力地研究核技术,开发核武器,尤其是在美苏之间,逐渐演变成了疯狂的核军备竞赛。美苏制造的核武器种类、数量越来越多,爆炸当量越来越大,甚至达到足以摧毁地球几十次的程度。
另一方面,那些经济、科技实力不足的国家,在无法得到核武器的情况下,把目光转向了生产技术相对简单、成本比较低廉的化学武器,将其作为自己的战略威慑手段。所以,化学武器也就有了“穷国原子弹”的称号。
冷战时期爆发的10多次局部战争中,都不乏生化武器的影子。如两伊战争、中东战争、阿富汗战争、缅甸内战、安哥拉内战……也都是化学武器横行的舞台。
为了减少,直至铲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是,核生化武器的扩散能否得到有效控制,至今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更何况,旧的隐患尚未消除,新型核生化武器(如:低当量核弹、二元化武、人工合成生物毒素、基因武器等)的研发工作已然暗潮。
核生化武器 未来会继续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不会停下探索自然奥秘、追求科学真理的步伐。
毋庸置疑的是,伴随着科技进步,新型军事技术,包括新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也将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新技术可能取代原有技术,新武器的出现常常削弱老武器的地位。但是,就像有了枪械依然会用到刀具、有了火炮不会丢掉步枪一样,不同的武器在达到一种新的存在平衡时,会找到各自的新位置、发挥新作用。如果有一天,一种新武器完全取代了核生化武器,那么它的威力恐怕更为强大。
此外,化学、生物科学的新成果,也在为生化武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分子设计、基因工程等蓬勃兴起,新概念生化武器的研究也方兴未艾……而在现代战争中,随着远程投送、精确打击武器的广泛运用,有可能为核生化武器的使用建立新的作战模式,提供更多的选择途径。
在可预见的将来,还看不到核生化武器退出历史舞台的迹象,在有些地区,反倒是出现了继续扩散、加速发展的征兆。
核生化武器有关国际法规发展扫描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危害巨大,任其泛滥不仅可能导致各种灭绝人性的屠杀,甚至将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为了限制、进而消除核生化武器,人们在进行着各种努力和尝试。通过国际组织或者国家间的协商,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是最常用的方法。
1874年8月,德、法、英等国就在签订的《布鲁塞尔公约》中,首次写入了“禁止使用毒物或染毒武器”的条款,这是人类最早的化学裁军努力。1907年的海牙和平会议又制定了“禁止使用有毒炮弹”的协议,但这些都没能阻止化学武器在一战中的大规模使用。
1925年的《日内瓦议定书》明确规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有毒的或其他气体以及一切类似的液体、材料或器具”。美、英、法、德、日等37个国家签署。这是国际上禁止使用化学、生物武器的第一部系统性的战争法规。而后来的实际情况已是众所周知,生化武器不仅在二战期间被大量使用,其后的多次局部战争中更是到了几近泛滥的程度。
1970年3月生效的《核不扩散条约》,历经40多年也未能真正阻止核武器技术的扩散,近年来还呈现出加速扩散之势。冷战时期,为了避免再次爆发大规模的世界战争,防止出现“核灾难”,美、苏两国于1972年5月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力求在相互战略制衡的条件下,维持世界的和平稳定。1993年,很多国家签署《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于1997年生效。
部分法规链接
1925年《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日内瓦议定书》)(1928年生效)
1963年《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3年生效)
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0年生效)
1971年《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及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1975年生效)
1993年《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化学武器公约》)(1997年生效)
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尚未生效)
洗消——防御核生化的盾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次使用化学武器,随后,大规模杀伤性生物武器和原子武器也相继在战场上亮相。为了保障战斗人员在核生化条件下生存,及时恢复遭受核生化攻击部队的战斗力,出现了防化洗消保障装备。它与防护、侦检“三位一体”,筑成了核生化防御的坚固长城。
洗消剂——高效能、低腐蚀、无污染
洗消剂是实施核生化洗消的根本要素。目前各国装备的洗消剂主要有3大类——以氯化、氧化为消毒机制的次氯酸盐和有机氯胺,以碱性消除或碱性水解为消毒机制的有机超碱体系和苛性碱,吸附消毒粉。这些洗消剂在洗消效果上基本都能满足应急洗消的要求,但在性能上仍存在对金属兵器腐蚀性强、污染大、后勤负担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家利用当今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开发研究新型洗消剂。乳状液消毒剂和反应型吸附消毒粉是改进性研究的主要方向。
随着新化学战剂的出现和高精尖装备不断投入战场,使得对洗消剂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研究多用途、低腐蚀、无污染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洗消剂是新时期洗消剂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
洗消技术——高温、高压、射流
高温、高压、射流洗消技术的采用是新一代洗消装备的特征和标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温、高压、射流技术在洗消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洗消装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高温指水温80℃、蒸汽温度140℃~200℃、燃气温度500℃以上,高压指工作压力为6~7兆帕、燃气流速可高达400米/秒,射流包括液体、气体射流和光射流。
德国、意大利率先将高温、高压、射流技术应用于水基洗消装备。由于高温、高压、射流洗消装备利用高温和高压形成的射流洗消,产生物理和化学双重洗消效能,因此具有洗消效率高、省时、省力、省洗消剂甚至不用洗消剂等特点,代表了当今洗消装备的国际水平和发展趋势。
名词解释
核生化武器,是核武器、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统称。
核武器
核武器是指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自持式链式裂变反应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造成大规模杀伤或破坏效果的武器。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当量。核爆炸的杀伤破坏效应包括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除原子弹、氢弹外,中子弹、核定向能武器(核激励X射线激光器、核电磁脉冲弹)、冲击波弹、感生放射性弹等均包括在核武器之内。
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战剂(病毒、细菌、真菌等)使人、畜致病,植物受害的杀伤破坏性武器,也称细菌武器。
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以毒剂(神经、糜烂、窒息、失能、刺激、中毒剂等)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迟滞敌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化学战剂可概分为杀伤性、纵火性和烟幕性三类,杀伤化学战剂是其中最可怕的武器,国际间闻化武色变,指的就是这种武器。这种武器是利用毒性杀害人类生理机构,由于作用时散布在空气中呈汽化状态,因此又称为毒气,事实上它们平时多为液体或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