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为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做奉献
 


武警部队把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自己服从和服务的大局,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部队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一系列的指示精神,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积极支援地方建设。仅1992、1993两年,部队参加地方重点工程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有8000多个项目,投入劳动日340多万个、车辆11万台次。其中影响较大的项目有:陕西延安的“千亩良田、万亩果园”、山西清徐县二万亩盐碱地治理、天津大无缝钢管厂建设、湖南“金盾绿色工程”、内蒙“三北”防护林工程、西藏“一江两河”工程、新疆十万亩环城园林工
程、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河永定河水利工程等。在这些工程建设中,武警部队发挥兵力相对集中河突击性强的优势,以忘我的精神和科学态度,团结战斗,勇挑重担,顽强拼搏连续奋战,打着红旗去,扛着红旗归”,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武警工程学院、指挥学院等院校和专业技术单位,发挥人才和科技的优势,开展治理助民、医疗扶贫,积极为经济建设服务。驻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武警部队,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传播经济信息。提供技术咨询,培训技术人员,开展扶贫帮困,协助兴办经济实体,帮助一批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支援扶贫项目、近万个,支援资金300多万元,帮助贫困户1.2万余户,使7344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里开始介绍一个“草原第一村”的真实故事。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可尔沁草原东端的胡立斯台(村),是一个多农民聚居的半农半牧的小山村。十几年前,人均收入不足百元,80%的村民吃

24.jpg (21720 bytes)

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今天,在武警兴安盟支队的帮助下,全村脱贫,人均收入2200元,1/3的人提前步入小康,早在185年3月,武警支队得知该村贫困情况后,主动与党支部建立共建扶贫关系。支队扶贫小组,不只宣传“要想致富,政策开路”得道理,而且用实际行动扶典型带全村。李大爷双目失明,一家7口没一个壮劳力,30亩责任田大部撂荒,支队从春耕到秋收给予帮助,当
年产量8000公斤,有一家穷得“一把勺子少半截,一口铁锅缺半沿”的牧民敖黑龙,向支队赊购35只羊,短短两年就繁殖了300多只。该村庄脚下有条河缺乏治理,一到雨季泛滥成灾,40多户村民出不来进不去,河对面1500亩土地,上万亩草场无法耕种、管理。支队党委决定根治这条河。支队出钱出车出人,同村民一块共建长16.5米、宽5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公路桥。仅这一项工程每年为农牧民增加收入近150万元。支队还为村民建立文化教育中心,布道三年时间,使全村1300多名45岁以上的成年人全部脱盲,2/3的人掌握了一到两门种养技术,全村30%的农户和20%的牧民成了科技致富的专业户。

25.jpg (18636 bytes)

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的新形势给双拥工作带来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双拥共建新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近几年,武警部队注重向社会进行
26.jpg (15525 bytes) 全民国防教育和法制教育宣传,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助残活动。1999年,开展国防教育10833次,印发教育材料20万份,开办少年警校525所,军训学生140多万人;派出普法宣传组6530个,帮助地方单位培训普法骨干23万多人;有2.1万个学雷锋小组经常坚持活动,照顾孤寡老人8000多人,为群众看病88万多次,个部队参加创建双拥模范(县)的活动,突出了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创建水平。全武警已建立的11406个共建点中,68%是共建先进文明单位。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