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转移战略重点构筑封堵中国进出太平洋屏障



    

无论是提高防务部门地位的体制建设,还是主动先制的战略思想,无论是日益高技术化的武器装备,还是频频举行的军事演习,均表明日本正试图通过在地区和全球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提高其国际地位,从而向“正常国家”、政治大国目标迈进。

  2007年是日本政坛激烈交锋的一年,也是日本军事发展关键的一年。无论是提高防务部门地位的体制建设,还是主动先制的战略思想,无论是日益高技术化的武器装备,还是频频举行的军事演习,均表明日本正试图通过在地区和全球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提高其国际地位,从而向“正常国家”、政治大国目标迈进。

  构建“正常国家”国防体制

  改变“战败国”体制,提高防务部门的地位,成为“正常国家”,是日本一直努力的目标。为此,近年来日本在国防体制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防卫厅升为防卫省和酝酿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国安会”)。

  早在2006年11月和12月,日本国会众参两院就分别审议通过了防卫厅升格法案。2007年1月9日举行了 “防卫省”揭幕仪式,防卫省正式运营,防卫厅长官随之升格为防卫大臣。这是日本向“正常国家”迈出的关键一步。此举一者改变了和平国家的架构,防卫省与内阁其他11个省平起平坐,战后长期保持的防务部门低级别的和平国家重要特征被改变。二者提高了防务部门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防卫大臣可直接提议召集内阁会议,提出防卫预算,制定防务政策,发布 “防卫省令”等。三者提高了防卫部门在日美军事同盟中的地位和影响。防卫大臣接管了以前由首相掌握的向海外派兵、对美物资支援等权限。四者强化了紧急事态应对体制和联合国维和行动参与体制。防卫大臣权限提高后,大大减少了层层审批手续和各方的制约,提高了防务部门的决策权,强化了日本应急体制。

  模仿美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一构想是安倍2006年秋天竞选自民党总裁时提出的。安倍就任首相后为此专门成立了由他牵头的“强化首相官邸国家安保功能会议”,并向内阁提交了设立“国安会”的报告。日本内阁于2007年4月 6日通过了这项议案。新组建的“国安会”将由首相领导,主要成员有首相、内阁官房长官、外务大臣和防卫大臣,取代目前由九名成员组成的安全保障会议。成立“国安会”的目的是健全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机制,它将使首相官邸成为掌管外交和国家安全大权的总司令部。但由于安倍政权已被福田政权接替,“国安会”现在已不可能按原计划于2008年4月正式启动。

  采取“主动先制”的积极防御战略

  2004年12月出台的《防卫计划大纲》,从战略指导上确立了主动先制的战略思想。大纲提出了“防止威胁,保卫日本”和“开展国际和平合作,改善国际环境”两大安全战略目标,将安全保障的着眼点从国内安全拓展到国际安全,把国际紧急救援、联合国维和行动、对美后方支援、反恐行动等“海外行动”,提升为日本自卫队的基本任务。

  日本自卫队的实际行动也表明,日本的军事战略已逐步向主动先制转变。1992年,日本自卫队趁海湾战争之机首次跨出了国门,其行动范围已由本土扩大到日本周边地区乃至全球。2001年10月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案》,突破了《周边事态法》中自卫队对美支援的区域在“周边地区”的限制,允许在有关国家“同意”或在“非战斗地区”的前提下,自卫队可在外国领土上开展活动。2001年底,日本在东海的中国专属经济区内击沉了一艘“可疑船只”,首次从作战行动上突破了“专守防卫”的政策限制。2002年通过《武力攻击事态法》,将行使武力的时机从“遭敌入侵后”提前到“遭到武力攻击”或“可能遭到武力攻击”时。日本政府高官声称,“日本应拥有先发制人的打击能力”。日本政府的智囊机构“日本战略论坛”在200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建议,日本应拥有先制打击导弹基地的军事能力,建议加强现有战斗机的对地攻击能力,在舰艇、潜艇上装备“战斧”巡航导弹,并努力争取引进F-22先进战斗机等。2007年11月13日,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新的反恐特别措施法——《关于为海上阻止行动反恐实施补给支援活动的特别措施法案》,并提交参议院审议。2008 年月1月11日上午,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否决了该法案。当天下午,日本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再次表决,凭借超过三分之二的赞成票通过了新反恐特别措施法。该法是一部为期一年的时限法,用于替代9.11事件后出台、并经三次延期于2007 年11月1日到期的《反恐特别措施法》,目的是为了恢复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印度洋的补给支援活动,包括为参加海上反恐的外国军队的舰船供油、供水和提供劳务。同时,该法删除了原法案第五条——“需经国会批准”的内容,但规定日本政府在决定和变更“实施计划”以及自卫队补给活动结束时有义务向国会报告。虽然遭到在野党——民主党的强烈反对,但日本执政党执意重新制定法律,使自卫队继续为美军等参加反恐活动的外国军舰提供补水、加油和劳务等后勤支援。新反恐特别措施法在日本国会强行通过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已于2008年1月下旬开始恢复在印度洋的补给支援活动。

    战略重点转向西部和西南方向

  在法律政策上,日本国会于2007年4月20日通过了《海洋基本法》,成立以首相为本部长的“综合海洋政策本部”,确立了旨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确保海上交通安全的海洋基本政策,并强调要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孤岛,认为孤岛对保护日本领海与专属经济区、确保海上交通安全、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战略布势上,日本将战略重点移至西部和西南方向,企图以冲绳列岛为依托,构筑一条封堵中国进出太平洋的屏障。同时,日本提出“ 领域防御”的新概念,把包括偏远孤岛和专属经济区在内的广泛领域作为其防御范围。

  根据日方的解释,“领域防御”的范围包括国家主权、领土、领海、领空、海上航线、偏远孤岛及专属经济区等。日本主张拥有6000多个岛屿,它们大多分布在日本列岛的西南方向。日本主张以这些岛屿为基点,拥有447万平方公里的领海与专属经济区海洋面积,试图成为世界第六大海洋国家。这些岛屿及其专属经济区均在“领域防御”范围之内。日本把战略重点由保护海上航线拓展到保卫整个领域,由“线”扩大到“面”,表明日本战略视野拓展了。

  目前,日本在加强西南军事部署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陆上自卫队将于2008年把驻冲绳部队员额由1000余人扩编至3000人。海上自卫队在九州沿岸已部署五个监听设施。航空自卫队拟对驻冲绳的战斗机进行现代化换装,将从2008 年开始在冲绳县那霸基地部署约20架主力战斗机F-15,以取代那里的24架F-4战斗机;将于2008年在爱知县小牧基地首次部署KC-767空中加油运输机;决定向美国购买“全球鹰”或“捕食者”无人机,部署在九州地区;将于2008 年在宫古岛完成电子监听站的建设。日本还在强化下地岛及先岛群岛的基地建设,增强向这些海区进行快速补给的能力,并将下地岛的民用机场用作日美共用的军用机场。

  发展先进武器装备

  一是加大对高技术武器装备采购与研制的投入。日本每年将较高比例的军费用于武器装备的采购和研发,2007年的装备采购费为8655亿日元(约合74.6亿美元),占总军费的18.1%,研发费为1434亿日元(约合12.36 亿美元),占3.0%。

  二是通过建立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提升战略优势。该系统包括以“宙斯盾”驱逐舰为核心的海基高层(大气层外)导弹拦截系统、以“爱国者-3”导弹为核心的陆基低层导弹拦载系统和用于探测的警戒预警系统。如果有导弹来袭,首先由舰基“标准-3”导弹在大气层外进行拦截,如果拦截失败再由密集部署的陆基“爱国者-3”导弹在第二道防线上进行击落。日本2007年度投入1572亿日元(约13.55亿美元)用于提高导弹防御系统的性能。日本2007年为第四艘“宙斯盾”驱逐舰加装“标准-3”导弹,并计划在2010财年年底前购买124枚“爱国者-3”地空导弹,在全国11个基地部署16支“爱国者-3”导弹部队,建立全球最密集的导弹防御网。整个系统将在2011年前后建成。反导系统虽然属防御性的,但反导系统技术可以为今后的战略导弹部队提供支持。

  三是发展航天系统,为形成战略打击能力打下基础。近40年来,日本航天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其固体燃料火箭技术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007年2月24日,日本用H-2A型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雷达卫星,它与日本其他三颗侦察卫星形成覆盖全球的情报搜集卫星系统。2007年9月14日,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发射升空。日本还宣称,将在2025 年建立载人太空站。尽管日本法律仍然禁止将太空开发用于军事目的,但其航天技术所达到的水平使其很容易实现民转军,且实际行动也表明,日本正在争夺太空优势。

  四是发展大型加油机和运输机、舰,提高部队远程投送能力和战斗机作战半径。日本航空自卫队引进四架兼具加油和运输功能的KC-767型空中加油运输机,其中两架于2007年交付使用,另两架于2008年到位。实现空中加油后,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斗机作战半径可大大提高,整个朝鲜半岛、大部分亚太国家和地区都将处于其作战半径之内。而且,日本的四架E-767空中预警机在进行空中加油后可持续飞行24小时,可大大提高预警侦察能力。日本海上自卫队已建造三艘8900 吨的“大隅”级运输舰和两艘1.35万吨的“摩周”级大型补给舰。这些大型运输机、舰将进一步提高日本自卫队的远程投送能力。

  五是提升远程作战能力。日本海上自卫队目前已建造五艘“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到2008年将达到六艘。另外,海上自卫队还建造两艘排水量为1.35万吨的准航母型直升机驱逐舰(16DDH),其中一艘“日向”号已于2007年 8月23日下水,2009年3月正式服役,另一艘计划于2011年完成。“日向”号驱逐舰是日本自二战结束以来建造的吨位最大的驱逐舰,建造费用高达1000亿日元(约合8.62亿美元)。它采用类似航母的全通式甲板,可搭载11架直升机,因此有“直升机航母”之称。日本2007年还建造了一艘5000吨级的护卫舰,为“宙斯盾”驱逐舰应对弹道导弹时提供保护。海上自卫队目前拥有9艘先进的“亲潮”级常规潜艇,而2007年12月5日刚下水的“苍龙”号新型潜艇更使其水下作战能力如虎添翼。该舰是“亲潮”级潜艇加装“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的新型潜艇的第一艘,能在水下低速航行10天以上,大大提高了水下续航能力,其隐蔽效果堪与核潜艇相比。日本在今后四年内将以每年一艘的速度建造4 艘AIP潜艇。日本陆、海、空三自卫队2007年计划采购15种机型共50架飞机,数量比2006年度增加一倍。此外,日本在努力争取从美国引进F-22先进战斗机的同时,对F-15J、F-4EJ的电子系统进行现代化改进,提高其作战性能,并将自行研制下一代先进隐形战斗机。

  对中国两面下注

  日本在进一步深化日美军事合作、密切日美同盟关系,以及加强与澳大利亚和印度的防务合作的同时,在对华军事外交上采取了“两面下注”的策略。一方面,日本对中日军事交流抱积极态度。2007年8月底9月初,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访问日本。2007年11月28日开始,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友好访问,预计今年日本军舰将回访,中日军舰互访在延期五年后终于得以实现,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的首次;关于建立中日海上联络机制的问题,双方也在进行积极磋商。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军事交流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对中国的军事力量现代化建设抱有疑虑和戒备心理。从日本加强西南方向的军事部署、加大军事筹码与我争夺海洋权益以及向台改派现役军官提升日台关系等举措来看,日本防范和牵制中国的意图仍然很明显。这对于我们处理台湾问题和东海问题形成一定的挑战。(据《世界知识》  文/江新凤)<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