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1战斗机于2003年8月胜利首飞!FC-1战斗机已正式命名为“枭龙”。我国为巴基斯坦空军研制的FC-1战斗机已经首飞,从而令这种外贸型战斗机成为了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向生产歼-7M战斗机的成都飞机公司(成飞)提出,共同在歼-7M的基础上研制新战斗机。巴方将此定名为“佩刀Ⅱ”方案,中方定为歼-7CP。从当时公开的图片看,基本思想是在歼-7的基础上采取与歼-8Ⅱ相同的两侧进气道、翼根前缘增加了前缘襟翼,换装发动机,如右图所示。由于以歼-7M为基础,国外称之为“超7”。方案提出后,美国与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厂商竞相参加了竞争。不久之后西方制裁中国,美国公司为此失去了重大的商业机会,这时俄罗斯公司则乘虚而入。90年中国成都飞机公司宣布将继续发展“超7”,巴政府别无选择,也只能坚持下去。为此巴方承担了部份经费,超7进入了自力更生的第二阶段。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改变了“自力更生”的状况。前苏联庞大的国防工业体系为求生存,争相向外推销高精军工技术。俄米高扬设计局在中国引进战斗机选型中,其米格-29战机落败于苏-27,丧失一大市场。随后米格主动提出与中方合作开发多功能战机的方案。经过不懈的努力,米格终于入伙“超7”计划,使该项目变成为成飞为主,米高扬和巴方参与的三家合作项目,飞机的名字也改成FC-1。意即Fighter China No.1。
FC-1近期频繁出没于各地航展,虽说前后拖延了十几年,估计目前计划进行得还是比较顺利的。由于主要供巴方使用,因此保密级别相对其他中国战斗机要低得多,甚至总设计师也在国内航空报刊上刊登过专访。多种官方、半官方手册年鉴也公开刊登了FC-1的介绍。因此根据这些材料,以下信息可以确认无疑:气动设计工作是与俄罗斯米格设计局合作进行的。目前FC-1的发动机选用的是米格-29的R33涡扇发动机的改型——RD-93,最大推力49.4千牛,加力81.4千牛。安装RD93后,FC-1的载弹量可以达到3.8吨。
在2002年初的新加坡航展中,巴方为FC-1选中的意大利FIAR Grifo S-7机载雷达公开展出。FIAR公司称,该公司为了竞标中国J-7战斗机的改进计划还研制了其他三种雷达,他们分别是:Grifo-MG,Grifo-MK2和Grifo-7雷达。这三种雷达特点相近,都有空对空和空对地工作模式。在空对空模式中,可以搜索并跟踪一个目标;而在空对地模式中,该雷达可以执行测距等任务。Grifo-MK2雷达采用X波段,重56公斤,无故障工作时间200小时,拥有上视和下视能力。 总的来说,超7、FC-1的综合作战能力应比歼-7M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略落后于F-16A。
从公开刊物可以确认,FC-1主要数据如下:
翼展 8.98米
机长 14.30米
机高 4.90米
主轮距 2.54米
前主轮距 4.94米
正常起飞重量 91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2700千克
外挂能力 3800千克
机内燃油 2300升
最大马赫数 M1.8
实用升限 16500米
起飞滑跑距离 450米
着陆滑跑距离 700米
航程 2500千米
限制过载 8G (据搜弧军事资料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