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海军副政委邬华扬中将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具备自主建设航母的经济与技术能力。中国发展航母是人心所向,是海军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大国地位的象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拥有或即将拥有航母和“准航母”。在航母发展进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争论甚至是对立的观点,而这正是这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年轻舰种持续发展的动力。
1 大型航母还是中小型航母
航母吨位究竟以大为优?还是以小为好?两种意见争论不休,各执一词。
长期以来,美国是坚定的大吨位航母的拥护者和制造者。从美国战后建造服役的那些航母吨位增加“几级跳”很可以看出趋势:1952年美国海军开工建造的“福莱斯特”级航母标准排水量约为6万吨。1958年开工建造的美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其标准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分别增至7.3万吨和9.3万余吨。于1968年建造的首艘“尼米兹”号核动力航母,它的标准排水量为8.1万余吨,满载排水量达9万余吨,第5艘“林肯”号及其后均超过10万吨。
近年来,只有“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的俄罗斯海军日益感到海上力量势单力薄,因而决心加大力度发展航母:2015年前后,俄海军将建造完成6艘排水量为5~6万吨的核动力航母,并将其对半分别配置于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
虽然大吨位航母的发展“不断走红”,但鉴于各种原因,中小吨位航母依然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包括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受多种因素制约,仍在加紧发展新一代中小型航母。这么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上述国家海军的活动海域绝大多数是在近海海域,其需完成的任务较为有限,实在用不上大型航母。
由此可见,航母的大小吨位之争必将持续下去。由于美国大型航母经常受到海上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以及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检验,大量实践足以证明其有效性和较高的费效比。而中小型航母大多没有经过实战验证,难以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但是,要想夺取局部海域制空权,必须动用大型航母。一艘8万吨大型航母的作战能力,也绝非2艘4万吨航母作战能力的叠加,前者至少相当于4艘4万吨航母的作战能力。不过,如果进行海上搜索反潜时,后者占有绝对优势。
2 采用核动力还是常规动力
自1961年11月美国海军建成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以来,通过多年的海上作战行动及其他多样化任务的反复检验,美国海军越来越深刻地了解到:核动力航母在与常规动力航母的PK中,占据着较大的优势。
首先,核动力航母的航程近乎无限,更换一次堆芯可以航行几十年,航程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100万海里。其次,核动力航母省去了存储燃油的空间,可以装载更多的航空燃油、武器弹药和补给品;再次,还省去了烟囱及进排气道,大大减少了烟气粉尘;更重要的是减少了烟囱周围形成的热气湍流,彻底消除了对航母舰载机起降的影响;第四,因烟囱等取消,使得舰体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大幅减少,也使得红外辐射特征明显降低;第五,核动力航母的生活、工作环境得以极大的改善。
基于上述好处,美国海军在退役了最后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之后,不仅决定新一代的“福特”级航母上继续采用核动力,而且还将在其上装设重新研制的A5W压水堆。
当然,核动力装置也有一些不利之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一旦发生意外泄漏,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法国之所以不再对PA2新型航母装设核动力,据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戴高乐”核动力航母的核辐射超标,对舰员身体有一定的损害。
可见,航母选用何种动力是一个相当挠头的问题。是选择核动力好还是采用常规动力更适合,各国海军尚无明确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中型航母还是采用核动力为好。
3 电磁弹射器与蒸汽弹射器
电磁弹射器是近些年少数国家正在加紧为新型航母研制的一种舰载机弹射起飞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弹射反应快捷、起飞速度快、不受舰载机起飞重量大小的影响等优点。
与蒸汽弹射器相比,电磁弹射器的体积和重量都减少一半;而且维修工作量和对维修人员的要求都大大减少,费用明显降低,因而深受各强国海军青睐。只是由于技术水平不够或资金短缺,而难以推广。眼下,唯有美国在此领域已即将进入实用阶段。
2008年9月,美国海军部长唐纳德·温特宣布:新型“福特”级航母将采用新研发的电磁弹射器,该装置将于2010年交货,其后各航母将逐渐摈弃蒸汽弹射器。
初步来看,美国大型航母采用电磁弹射器后,舰载机日出动量将增加三分之一;其高峰出动量也由原先的220-240架次/日,增加到270架次/日。不仅如此,电磁弹射器可以弹射不同重量的,以及不同起飞速度的多型舰载机,甚至重量与体积都极小的无人机。
实际上,美国现有的蒸汽弹技术也处于世界顶级之列。就连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所使用的蒸汽弹射器也都采用了美国技术。时至今日,蒸汽弹射器已使用了50多年,应当说技术相当成熟。但在具有多项综合技术优势的电磁弹射器面前,它显得有点落伍。
蒸汽弹射器除了体积大,所占空间太多外,还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即必须提前预热十几个小时,这就意味着航母要从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需要相当长的准备时间。
相比之下,电磁弹射器则要强得多。它的准备时间只需十几分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应对各种紧急情况,非常适合瞬息万变的海战场的需要。
4 专用舰载机与多用途战机
航母舰载机是研制各种专用机型,还是在通用机型的基础上研制各种变形机?多年来,该问题也困扰着许多国家的海军高层。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国家海军高层似乎更加倾向于以较少的机种来发展各种功能的舰载机。美国海军现役“尼米兹”级航母上的主要作战机型为F/A-18系列,而最新的“福特”级航母上搭载的舰载机将由F/A-18E/F逐渐过渡到具有较强隐身功能的F-35战斗/攻击机。如今,美国航母已完成了用F/A-18E/F替代原先的舰载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等多型舰载机过程。
但是,随着俄罗斯将苏-33、苏-35等先进战机的不断改进和向海外大量出售,美国海军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后得出结论,美国现今和未来发展的舰载机将受到苏式战机越来越大的挑战,将很有可能在性能和作战能力上逐渐处于下风。
最令美国海军感到担心的还有:眼下许多国家都已装备超音速掠海反舰导弹;如果再使用舰载机发射这些反舰导弹,将对航母造成巨大威胁。由于美国海军战略的转型,美国航母舰载机已不再将空战能力放在舰载机作战任务的首位,而是更多地强调它的多用途化。这种观念有可能削弱美国航母舰载机的空战能力。
美国海军许多专家建议:下一步在航母上不能只搭配F-35C战斗/攻击机和F/A-18E/F战斗/攻击机,还需要搭载一定数量的F-22“海上猛禽”战斗机。
5 旧舰载武器与新概念武器
一般来说,航母的防御尤其对空防御,主要靠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及其护航舰艇和航母自身搭载的各型舰载武器来共同完成。通常,航母自身携带有点防御系统和末端防御两类武器。
目前,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上装有射速2.5马赫、射程为14.6千米的“北约海麻雀”,以及改装后的“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还有射速2马赫、射程9.6千米的“拉姆”舰空导弹。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上则装有射速2马赫、射程达12千米的SS-N-9“长手套”舰空导弹。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上装有射速3马赫、射程为30千米的“紫菀”15舰空导弹。
航母末端防御武器包括近程火炮系统、短程导弹系统和电子战系统。目前,各国航母上装设最多的近程火炮系统为“密集阵”、“守门员”火炮。美国各航母上均装有2座或4座MK15“火炮密集阵”近程火炮系统,射程1500米,发射率4500发/分。俄罗斯“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上装有6座AK630火炮,其发射率3000发/分,射程2000米。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装有8座“盖特”20毫米舰炮,发射率720发/分,射程8000米。
对于这些相对老旧的点防御武器和末端防御武器,各国海军尽管仍在不断运用新技术,使其总体性能有所提高;但毕竟性能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难以再发挥出更大的效能。因而,究竟是继续沿用性能不断提高、相对老旧的航母防御武器,还是加大力度研制并发展各种新概念武器,彻底摒弃传统的防御武器,的确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经过权衡,美国海军果断地选择了舰载新概念武器,用于未来防御作战。由于新航母的动力功率大幅增加,使新概念武器搭载上舰有了基础,因而逐渐成为一些国家海军的“新宠”。
美国海军已正式确定:要将“福特”航母上的防御武器全部更换为新概念武器,主要包括:电磁轨道炮、高能激光武器、高能射线武器等。
目前美国海军研制的电磁轨道炮最大射程已超过300千米,已经超过现役航母护航舰艇绝大多数导弹的射程。美、俄现都在加紧开发20MW的高能激光武器,可及时快速地拦截来袭导弹。其他国家的航母舰载新概念武器,因各方面的原因,只会研制并搭载一两种,在短期之内不会像美国那样全面更换。(作者:李杰;张利英 来源: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