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5月初,大军兵临上海外围的态势已经明显。此时,攻击宝山吴淞的部署也已经成熟。
同样的一幅上海战役前夕敌我态势图,当初也应该挂在三野的指挥部里,但那份地图应该更详细,而且应该不只有这一张。
地图上,三野10兵团、9兵团大致以当时的京沪铁路线为界,分别完成集结。部队的前锋,北边进展到到岳王、唯亭一线以东,南边推进到平望、嘉兴一线以东。前线部队和国民党军外围阵地的距离,最近的只有约10公里。
地图上的对峙态势,到5月11日戛然而止。第二天,由28军、29军组成的10兵团第一梯队就将向太仓浏河昆山一带攻击前进,拉开上海战役的序幕。
粟裕:“我对渡江和解放上海是通盘考虑的”
粟裕喜欢研究地图,专注得“似乎要把地图上的所有细节‘吸收’进脑子里去”,他不仅要看自己当前任务区的地图,还要看友邻部队地区1比20万的地图,以及更大范围的1比50万甚至是全国1比100万的地图。
当我们也把视野稍稍扩大到整个苏浙沪,便可以发现,到5月10日,随着苏州、无锡、常州、杭州解放,京沪线、沪杭线铁路被控制,三野的部队已完成了对上海的战略包围。地图上,红色标注的巨大的钳口,牢牢夹住了上海。
但这并非三野当初预想的最佳选择。
对于攻取上海,粟裕是反复计算过的。自己就说过,“打仗就是算术学”。粟裕的计算,从来就是走一步看两步算三步。淮海战役结束,他就已经在考虑渡江战役和随后攻打上海的部署。“渡江以前就考虑得更多了”,粟裕后来对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我对渡江和解放上海是通盘考虑的”。
在电文中,中央军委的意图非常明确,那即是尽全力保全上海这座当时全国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1949年4月上旬,渡江前夕,在泰州白马庙三野指挥部的作战会议上,粟裕曾这样预计,对于像汤恩伯集团这样的国民党嫡系,“应着眼于战斗来解决问题”。但粟裕同时提出,在具体的战斗部署上,要“采取迫敌投降或诱敌离开城区和主要建筑物而歼灭之”。
渡江前三野预估,最理想状况,是国民党军主动寻求在南京、上海之间与解放军展开决战,三野还为此在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带预设了战场;第二种情况,是南京、镇江方向的国民党军向浙赣线和上海分别撤逃,形成第二线防御,三野预想,若战局向这个方向发展,就以主力先解决浙赣线上之敌,随后围攻上海,寻求各个击破;第三种情况,则是国民党军完全陷入混乱,对此三野的预想是,以主力突向吴兴(今湖州)地区,协同渡江中集团围歼南溃之敌,完全孤立上海和杭州。
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在前方指挥作战。资料照片
生变:各路国民党军正向上海溃退
显然,在远离上海的地区尽可能多地歼灭国民党军,曾是三野力争要达到的作战目的。但让人担心的问题随着战局的快速变化而浮现出来,国民党军不仅完全无心和解放军决战,而且溃败的速度超出了战前的预估。从过江到大军兵临上海外围,三野只用了18天。
更让三野司令部担忧的,还是上海仿佛一块磁铁,正吸引着国民党军各路溃败部队。4月24日,总前委提醒粟裕、张震,“迄今为止敌人被歼不多”,要注意“克服并停止渡江追击所形成的紊乱现象”。江南的三月,本来就雨水连绵,道路泥泞难行。渡江以来,解放军部队每天却要行进80公里以上,连伙食都是在跑步追击中解决的。不少战士,疲劳得在行军途中都能睡着。
4月24日,总前委指示,三野到达宜兴、长兴、广德后,“主力即应暂时停止”。25日,考虑到部队的整个进展,粟裕特意告知10兵团,追击不能停,要合力围歼已经退到郎溪、广德地区的国民党军,再攻取杭州,孤立上海。这场郎广围歼战后,杭州几乎成为空城,解放军从上海外围两路包夹的态势随之形成。
1949年5月初,解放军向上海进军。资料照片
决心:分路“将敌一切逃路封闭”
江南地区河汊纵横,上海外围可供大部队展开的地方本就不多,越迫近上海,进攻路线的选择就越少,从哪一路进攻都免不了一场大战。粟裕后来回忆,当时进攻上海的策略选择有三种,其一是围困,这一条明显不可取“上海那样大的城市,围困起来,人民怎么办?”其二是从苏州河以南突击,但主战场摆在市区,城市会被打烂。第三种,则是中央军委、总前委乃至三野一致的选择,那就是钳击吴淞,甚至在黄浦江口与敌人决战,如此既能切断敌人逃路,施加巨大压力,又避免在城市进行大规模战斗,确保完整接收。
4月30日,中央军委来电,因汤恩伯正在加快从上海搬运物资,建议“以一个军从常熟进占浏河,威胁吴淞,使敌不敢再从海上逃走。”5月1日,三野答复中央军委,拟部署以29军攻击吴淞、宝山。5月5日,中央军委再次建议,在5月10日之后数天内先行占领吴淞、嘉兴。5月7日,三野向中央军委和总前委上报围攻上海的部署。次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同时补充,要派足够兵力,占领川沙、南汇、奉贤,“将敌一切逃路封闭”。就在同一天,三野指挥部从常州移至苏州,距离计划中的进攻发起线距离不过七八十公里。熟悉解放军作战习惯的人都看得出,一贯强调“指挥靠前”的这支军队,指挥机关向前沿移动,往往就是大战即将开始的信号。
解放战争期间,粟裕在地图前。资料照片
首战:三野10兵团重拳砸向宝山吴淞
5月10日,三野正式下发《淞沪战役作战命令》,提出以两个兵团首先包围上海,截断敌之一切逃路。其中10兵团加26军、33军附特纵(注:“特种兵”是当时解放军对炮兵、装甲兵等兵种的称呼)炮5团、炮6团并工兵1个营,以主力攻占吴淞、宝山,封锁黄浦江口;9兵团加31军附炮4团,首先以一部攻占平湖、金山卫、奉贤、南汇、川沙沿线阵地,主力则“视机控制青浦、松江(均不含)以西地区”。
在发起进攻的时间上,10兵团12日晚间出动,9兵团则在14日出动。就连三野发布的有关后勤部署安排中,弹药基数的分配也是10兵团比9兵团多了近一倍。显然,解放军的第一记重锤,将结结实实地砸在宝山、吴淞一线。
12日深夜,10兵团29军87师各团进入攻击月浦的指定位置。从此时起,攻打上海的炮火连续响了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