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级军官大都留学日本获赠天皇指挥刀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许多中国学生纷纷东渡日本留学,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留日浪潮。这些留日学生不仅有着众多不为人知的逸闻趣事,而且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法政和军事是热门

  1894年,中国海军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让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感到震惊。他们在痛心之余,开始关注日本的近代化,“向日本学习”逐渐成为一时的风气。

  中国学生最初到日本,大多进一些语言学校和速成班。当时比较有名的院校有:宏文学院、经纬学堂、政法大学速成科、同文书院和振武学堂等。教师讲课时,旁边一般都配有中文翻译。

  不过日本一些人为了赚钱,也为中国学生开办了很多速成班。这些速成班办学条件很差,实际上就是一个工棚,只不过挂了一块“大学”的牌子。教学方面,日本学校也是鱼龙混杂,一些“野鸡大学”、“草台班子”充斥其间。

  中国留学生学习的专业包括军事、文史、外语、美术等应有尽有,但最热门的是法政和军事。1904—1908年,日本法政大学专为中国学生开办了“法政速成科”,5年间共开办了5期,进入该校的中国留学生共计1885人。

  另外,学习军事的中国学生也很多。据调查,在1911年的中国陆军中,大约有800名军官留学日本,其中约有630人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过。

  之所以学习法政和军事,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中国失败落后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政治和军事方面与列强存在差距。中国想要走向富强,政治方面必须要实行宪政,军事方面必须建立新型的陆海军。

  “海归”境遇各不同

  众多留学生来到日本,其人生境遇各不相同,学习生涯差别也很大。蔡锷、蒋百里等人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成绩优异,与同学张孝准并称为“中国三杰”。蔡锷在毕业时获得骑兵科第二名,而蒋百里毕业时获得了步兵科第一名,荣获日本天皇亲赠指挥刀的殊荣,以至于一些日本人耿耿于怀。于是从第四期开始,日方特意将中日学生分开编队,以免这种尴尬局面再次出现。

  不过,留学生中也有很多沉迷浪荡生活的。那些公费留学生每年的学费都很可观,在日本的购买力也相当强,于是一些虚度岁月的人就花天酒地,常常出没于风月场所。更有甚者,个别人还与日本女子公然过上露水夫妻的生活。据说个别人在日本留学多年,竟然连一句日本话都不会说。

  留学生成清朝掘墓人

  清王朝派学生留学日本,本来期望他们学成后,能成为维系其统治的支柱,但没有想到,这些人回国后大部分成了推翻清王朝的骨干力量。当时脍炙人口的《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就是留日学生邹容、陈天华所写。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无论是武昌首义的领导者蒋翊武、孙武,还是后来响应起义的蔡锷、唐继尧、阎锡山,都是留日的学生出身。

  另外,留日士官生也成为后来中国军事力量的中坚。在民国十年之前,中国军队中位居中上将者,有2/3都曾留学日本。当时在民国军事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如蒋介石、蔡锷、何应钦、蒋百里等人,都是留日“海归”。

  除了军事外,留日学生在政治方面对当时的中国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建党领导人、号称“南陈北李”的陈独秀和李大钊,以及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李汉俊、董必武等,都曾东渡日本留学。(据世界新闻报 文/黄东)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