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南海舰队326潜艇走向大洋的历程


 

  一次“趴窝”,催生装备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这是一次令326艇官兵刻骨铭心的记忆。

  5年前,新型潜艇列装不久,由于一块电子集成块故障导致潜艇“趴窝”,险些耽误了出航执行任务。究其原因,官兵们发现:传统的粗放式装备维护管理方式,无法满足信息化装备“明察秋毫”的需要。

  这件事,给全艇官兵上了生动一课:宝剑需要好剑客,亮剑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看图纸、摸管路、练部署,一场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提高新本领、驾驭新装备的岗位练兵活动深入展开。

  新装备列装之初,各种训练规程、操纵部署几乎是空白。官兵们白手起家,经过艰难的探索实践,很快掌握了新装备的操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自主编写了《指控专业训练教程》、《鱼雷快速装填流程》等15项制度和操作规程,使新装备维护管理有了“明细账”,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在此基础上,一场挖掘新装备潜力的革新活动也在艇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层出不穷,进一步加速了人装结合的步伐。

  以前给蓄电池添加蒸馏水工作量大、时间长,影响战备速度,他们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一条快速添加蒸馏水的新方法,速度比以往提高了4倍。

  针对战雷吊装工具与艇上工具不配套,他们研制了新型吊装工具,既安全又适用。

  他们还摸索出某型导弹发射吊装、信息流程检查、水密性检查等创新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潜艇雷弹训练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并且建立了7项专业题库。

  有了“金刚钻”,不怕“瓷器活”。2010年4月,326艇首次组织复杂条件下某新型鱼雷实弹射击训练,鱼雷发射后受到干扰突然转向,偏离目标。官兵们当机立断,迅速转换导引方式,运用人工导引,使鱼雷“改邪归正”准确击中目标。

  去年8月,支队组织全员比武竞赛,该艇一举夺得16个竞赛课目的12项冠军,打破8项专业纪录,团体总分实现5连冠。

  一场“败仗”,推动战法训法创新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

  这是一场令326艇官兵卧薪尝胆的对抗演练。

  2006年,上级组织326艇与新型水面舰艇编队进行实战化对抗训练。

  “矛”与“盾”,狭路相逢,谁更胜一筹?

  水面,舰艇编队张网以待;水下,326艇伺机而动……

  几个来回的较量之后,326艇很快锁定目标,刚刚占领攻击阵位,便遭到对手的强烈电子干扰,各种反潜武器也随之袭来,该艇只得仓促规避,险些“全艇覆没”。

  强强对抗,比的是素质,比的是战法,比的是整体训练水平。分析失败原因,他们发现主要是对信息化战场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才使对手钻了空子。

  初次对抗受挫,给全艇官兵思想上带来了极大的触动。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法训法创新研究活动,随即在该艇如火如荼地展开。

  复杂电磁环境中的兵器运用、信息化条件下的联合作战问题研究等数十个新课题,成为官兵理论研究、图上推演的焦点,其中有10多项新内容逐渐充实到训练内容体系,并催生了一批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化训练课目。

  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他们将战术课题研究与演练作为训练的主要内容,依托支队潜艇模拟操纵系统和损管训练中心,锤炼指挥员的战术协同、指挥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

  利用重大演习、实兵对抗演练等时机,从难从严制订训练方案,锻炼艇员们在陌生海域、复杂电磁环境和恶劣气象条件下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大胆创新训练模式,深挖新型潜艇作战潜能,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模拟训练、对抗演练,326艇作战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前不久,海军组织一场背靠背海上伏击演练,326艇奉命与我国最先进的水面舰艇编队在某陌生海域再次展开较量。

  面对编队反潜兵力拉网式搜索和精确打击,326艇采用出其不意的新战术避“敌”锋芒,并伺机发起攻击。

  声呐搜索、目标侦察、电子干扰……一看时机成熟,艇长汪家友下令果断发起攻击。由于战术运用得当,326艇不仅成功避开对方搜索,还准确命中目标。

  据支队领导介绍,归建以来,326艇先后参与各种重大演习20多次,均圆满完成了任务。近年来,该艇先后成功发射各型鱼雷、导弹100多枚,命中率达100%,年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一次远航,牵引战斗力生成模式由“摆练”向“实战”转变

  这是一次令326艇官兵扬眉吐气的出征。

  经过一年多的磨砺,该艇迎来了首次远航训练。

  一路劈波斩浪,一路演练战法。面对陌生海域和各种突发情况,该艇官兵成竹在胸,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答卷。

  航行至某海域时,突然,主控技师报告:主控电板发生故障。这意味着整个艇将失去动力没法航行。情况万分危急!

  查图纸、找资料、测数据……电工技师杨兴东沉着冷静,经过4个多小时的检测,最后成功排除了故障。随艇远航的支队长王再杰当即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20多个日夜航行,326艇圆满完成了上级规定的各种战术演练,检验了实战水平。

  远航归来,官兵们顾不上品味首次远航的喜悦,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仔细查找远航训练暴露出的各种“短板”。

  针对存在的问题,训练中他们专挑难的练、弱项考。夜间、黄昏、拂晓天候条件下航行训练,不但操作难度大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他们丝毫没有畏惧,速潜、模拟导弹攻击、反潜攻击等高难度课目训练专拣恶劣天气进行。

  他们还借助各种演练时机,积极探索远距离隐蔽突击的新途径,不断提高跨海域机动作战能力。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两年后,326艇又一次受领远航训练任务。

  “这是莫大的光荣啊!”艇政委黄龙在动员时心情激动,“过去,有多少人当一辈子潜艇兵都遇不上一次远航,有多少艇服役多年也没有远航任务,而我们短短4年就担负2次远航任务,这是上级对我们326艇的高度信任!”

  满怀豪情的艇员们又一次奔向大洋。这次远航,326艇不仅成功开辟某纬度新航线,而且对一批新战法进行实战演练,大大提高了遂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远航,让326艇经受了实战检验!远航,让326艇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重大转变。去年10月,总部对326艇战斗力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经过实战拉动等一系列考核,评估组称赞他们是一支素质高、能打仗的战斗集体。

  列装5年,创造8项海军训练纪录,20多次在演习场上一展身手,一批训练成果被舰队推广;列装5年,培养了10多名艇副长,为兄弟部队和上级机关输送了100多名新装备骨干人才……

  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326艇,在走向大洋的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成为国产某新型潜艇部队的“种子艇”、“标杆艇”。

  探寻该艇战斗力生成方式转变的轨迹,对新形势下如何加速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有诸多有益的启示。(武天敏)

    (来源:解放军报)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