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兆斌,1966年出生于安徽省太湖县,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数学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军事经济学院军事财政学博士,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军事后勤与军事装备学博士后;2005年评为副教授,2011年晋升教授,并担任数学教研室主任;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责国家与军队课题16项;获军队优秀人才二类津贴,荣立三等功1次。2018年退出现役后被聘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防经济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经济数学与管理数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全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副总干事。
时光倒流30年,那是一个春来早的季节,珞珈山下的樱花开得格外灿烂缤纷,一群群同学徜徉在春日暖阳中畅谈着各自的家国情怀。面临着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紧张时刻,孙兆斌和同学们一样,在这美丽的樱花树下产生了许多遐想,作为一个数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能去哪里呢?能怎样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呢?应该做什么工作才能圆了父亲给自己名字中赋予的亦文亦武的期望呢?也许是武汉这座城市有着辛亥革命和北伐重地所独有的军事文化的感染,加上1990年代我国全民国防教育的兴起,使得孙兆斌同学在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之际,毅然决定携笔从戎,走进了国内外知名的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从此,在武汉大学数学系的课堂上就萌发的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领域问题的初心,已在孙兆斌的心中慢慢地生根发芽了。
01 人生境遇在深化学习中切换
数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的基础,是理解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在军事经济工作中,同样需要大量数学来支撑。进入军事经济学院学习的学员们,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这自然也就有了孙兆斌在军校发挥自己用武之地的需求平台。所以,他被分配到了数学教研室任教员,面向全院各专业讲授数学基础课程。他承担了全院《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本科生课程,以及《计量经济学》《博弈论》两门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授课任务。虽然数学的逻辑思维有时让人困惑,但孙兆斌决心打破这种困惑,他要兑现自己的初心,要把数学与应用紧密联系起来。他想,自己作为军事经济学院的数学教员,就必须把军事经济问题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用军事经济保障实例来演义数学的风采,用计量模型来解决军事经济中的实际难题。他幽默风趣的讲课让《博弈论》这门深奥的选修课变成了全院必修课;独创的数学“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之“三化”教学法深受当时学员们的欢迎和学院教学督导组的肯定与鼓励,并于2014年获得全院教学最高奖“罗健夫”奖。由于激发了学员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在孙兆斌组织指导下,接连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3个一等奖,大学生与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多项军队一等奖。
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孙兆斌感到了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军事类、经济类知识薄弱,对数学的运用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于是,他把解决这一矛盾的最有效方法放在自学上,努力扩展自己的知识范畴。他精读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缪勒的《公共选择理论》、库桂生的《国防经济学说史》、张忠义与樊恭嵩的《国防费概论》、顾建一的《军费经济学》、陈俨的《国防经济非均衡研究》、万东铖的《经济增长与国防费规模》、刘义昌与武希志的《国防经济研究》、黄瑞新的《国防财政论》等专业书籍,并以专业与外语均为第一名的成绩考上本院军队财务系博士研究生。攻博期间,他敏锐观察到博弈论对军队作战与后勤保障的影响,于是系统学习了博弈论,并接连在《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后勤学术》《军事经济研究》《中国国防经济》等军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关博弈论数篇论文,这既为他高质量完成博士论文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后来的国防经济学量化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04年,在博士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主席库桂生少将对其论文十分赞赏,尤其是对“我军军费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效期限为两年,大幅增加军费开支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长久性影响”的观点非常认可,并在答辩现场予以表扬。这也标志着孙兆斌同志在国防经济学量化研究领域走出了可喜的一步。
02 数学风采在总部决策中初现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一能离开数学”。人类从蛮荒时代的结绳计数,到如今电子计算机指挥宇宙飞船航行,任何时候都受到数学的恩惠和影响。面临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大量需要实证研究的课题,孙兆斌迎来了他展示自己数学专业特长的机遇。
2004年,孙兆斌博士毕业后,正好赶上总后财务部在全军挑选数学过硬的人才组成一个科研团队进行课题攻关,于是他有了人生第一次参与总部机关决策研究的机缘。虽然课题属于绝密级不能被公开分享,但初次参与国防经济领域重大现实问题的量化研究则为他后来的征途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为了更好地深化国防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量化研究,2005年孙兆斌进入了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军事后勤与军事装备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郝万禄教授,这也是后勤指挥学院历史上首个博士后。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他对国防与军队建设领域更多问题缺乏有效的量化模型支撑而感到焦虑。比如不同作战样式条件下作战经费到底需要多少?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二者谁是因谁是果或者是否互为因果?不同类型国家之间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有何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何异同?中国最适度的军费规模到底是多少?增加军费开支到底对经济增长呈现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这个影响有多大?是否存在时滞,时滞有多长?因为这涉及到国民经济增长与军费增加的幅度问题。这些重大现实问题都无一不拨动着孙兆斌的心弦。他想,国防经济舞台上诸多数学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势必会影响国防经济建设决策成效,影响到战斗力和保障力的提升。作为数学专业毕业的军队研究人员,必须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发挥像地方金融保险行业精算师的那种职责,把国防经济领域的重大实践问题用数学逻辑说清楚。鉴于此,他暗下决心,要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一名国防经济领域的精算师、为战争舞台运筹帷幄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于是,他又一头扎进计量经济学、经济数学等知识海洋中,自学了Eviews软件的应用,解决了时间序列分析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以便为解决实践性难题储备能量。
2006年,孙兆斌参与总后财务部军费预算规模研究,经过严密的博弈模型推导,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他提出了“军费规模取决于总后财务部与财政部国防司的讨价还价,而军费结构则取决于总后勤部与其他各部门的讨价还价,军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严重不匹配”的观点,比较好地解决了增加军费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他又指出了军人工资与公务员工资增长的严重不匹配问题,为军委2008年以后大幅增加军人工资提供了量化依据。进入2010年代,受总后财务部事业局邀请,为时3年全程参与了全军事业费模型的构建与数据分析工作,为全军军费管理科学化与标准化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03 量化研究在奋斗实践中扩展
奋斗,是每名军人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姿态。只有奋斗才能成就更美好的明天,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更好的自己。面对采访对象孙兆斌,我们总能窥视出他那内心深处蕴藏着一股强烈的奋斗意识。他说:“能力的升级、知识的扩容、本领的锻造,都需要不懈奋斗、不负韶华。”这句听来颇感振奋的话已经刻在了他奋斗的年轮中。
2008年,博士后出站后,他回到了军事经济学院基础部数学教研室,不久便走上了数学教研室副主任和主任岗位。当时学院军事运筹学硕士点刚刚申报下来,急需领军人才,他被学院选定为研究生导师和军事运筹学学科带头人。为了这门新学科建设,他多次谢绝了军队财务系与国防经济系领导要求他调动的好意。他认为,在军事经济学院的每一个教学岗位上,只要你努力奋斗,都会结出累累硕果。在2004—2005年度他被评为军事经济学院科研先进个人;主责的课题“后勤管理科学化研究”获得2006年度全军后勤学术研究成果三等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课题“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获得2007年度全军后勤学术研究成果二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撰写的论文“院校教育转型的博弈思考”获得2007年度总参军训兵种部二等奖;参与撰写的论文“关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若干思考”获得2008年度中国军事教育学会一等奖;并于2008年获得全军优秀人才二类津贴。
在专题研究方面,孙兆斌以独特的数学触角伸向了更广阔的范畴。2010年,他主责完成全军军事学研究生课题“后勤设施战损评估内容与方法研究”;2011年,参与学院杜启法副院长主责的全军后勤科研重大计划项目“全面建设现代后勤质量效益评估方法与模型”研究,主要承担课题核心内容的数学建模与效益评估工作;独立完成的“军队后勤质量效益评估研究”论文入选了2013年在巴西福塔莱萨市举办的“第六届生产与物流管理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大会上做了近半个小时的主旨发言,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好评。
2014年主责了国家社科基金非军事学课题“国防支出结构优化与评价研究”。先后出版了《军费增长论》(海潮出版社2004)、《战费筹措方式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国防费配置理论研究》(解放军出版社2012)、《基于协调发展视角的国防资源配置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等4部专著。2016年参与的科研课题“以低碳经济为切入点加快转变后勤保障力生成模式研究”获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的科研课题“柔性物资动员能力研究”获军事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的“军事数学建模视频公开课”获2016年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二等奖。
04 精算之光在岗位转换中升辉
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一簇星火,只要我们点燃它,努力奋斗,勇于冲锋,就能在人生征途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在孙兆斌的内心,那束已经燃放了很久的精算之光,并没有因为岗位的转换、人生的变迁而熄灭。
2017年,为了响应军改号令,他选择了提前退休。但他退而不休,继续征战在国防经济研究第一线。由于他厚实的学术积累与突出的科研成果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为教授,参与国防经济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在此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数学思维和量化分析的优势,参与了军委后勤保障部综合计划局重点课题“世界军费投量投向数据分析研究”、军委规划办融合局课题“军队系统军民融合发展效益评估”,以及受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特邀参加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他还积极投身于军民融合研究,除多次参与国内军民融合学术会议以外,撰写的论文“博弈视野下的军民融合”发表在2018年7月17日《解放军报》上,“论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模式及其博弈特点”发表在2018年第6期《中国军事科学》上,提出的一项建议于2019年3月14日被《光明日报》以《情况反映》内参上报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受到了上级机关高度重视。
在岗位转换后的工作环境中,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孙兆斌始终认为,只要不为狭隘私心所扰、不为荆棘坎坷所绊、不为浮华名利所累,无怨无悔、艰辛付出,就一定能到达希望的彼岸。所以,他积极发挥自己的量化研究优势,将数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等知识揉入到财政学专业教学科研之中,还积极鼓励和指导年轻有为的同事参与国防经济量化分析,与大家一起合作撰写论文,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为国防经济研究所的后续发展积蓄力量。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孙兆斌仍然满怀激情地说:不论在军队还是在地方,是和平时期的建设发展还是未来战争舞台的运筹帷幄,都迫切需要量化研究、需要精算设计;虽然会受到数据保密的限制,但精量计算、精确保障、精细管理的方向已是国防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作为研究者必须顺应大势,攻艰克难,尽可能为国防经济建设发展的精准决策提供可靠可行的量化依据。这是信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我继续追求的学术目标。
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
兆斌,加油!兆斌,保重!
(郭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