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题:“台独”干将为何加紧刷存在感
新华社记者赵丹平 赵博
最近台湾岛内有几件事,很能显示“台独”势力正在加紧刷存在感。比如“台独工作者”赖清德认为现在还有台湾省“很不正常”,所以下令当局行政机构“零预算废省”;比如日前成立的“喜乐岛联盟”高叫明年4月“独立公投”,“让台湾成为正常国家”;再比如“台湾民主基金会”执行长跑到美国公布民调,宣称七成以上台湾青年愿为“台独”而战……
种种声嘶力竭,调门之高、情绪之亢奋、行动之迫不及待,恍如“台湾建国”万事俱备,只欠“临门一脚”。然而,当人们拂去种种迷雾和幻影,剥去鼓噪者的种种伪装与矫饰,则不难洞见其暗藏于痴人说梦之下的焦虑和挣扎。
一忧两岸时势之变。大陆40年改革开放成果举世瞩目,政治感召力、经济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两岸实力对比发生明显改变,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愈加稳固。近年来,大陆一方面坚定反“独”促统,一方面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展现强烈的政策自信、饱含真诚的同胞情谊。相形之下,民进党当局既无经济上远离大陆的本钱,更无在一中原则上“硬碰硬”的实力。铁杆“台独”们意识到,这是“严酷”的政治现实,且毫无“逆转”之可能。
二忧“台独”后继乏人。肇始于李登辉主政时期的“去中国化”教育,一度扭曲了台湾年轻一代的国家民族认同。被视为“天然独”的青年世代,原本是“台独”势力最寄予希望的支持群体。怎奈形势比人强,大陆对台政策和惠台举措释放出强大吸引力。当大陆宣布向台胞开放百余项职业考试,当不少科技公司“以人民币换台币”(意为薪资5倍)招揽台籍人才,当岛内高中生报考大陆高校人数显著增加,再回看岛内“22K月薪魔咒”和物价上涨的恐慌,便不难理解为何六成台湾年轻人表示愿到大陆发展。年轻群体在两岸关系上观念的转变,将从根本上动摇“台独”的思想和社会基础。
三忧当政者错失时机。台当局领导人就任以来,将两岸论述圈定在“维持现状”,再怎么机关算尽也不敢明火执仗亮出“台独”旗号,深知“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结果,已是风烛残年的李登辉、彭明敏们坐不住、等不了了,他们必须“挺身而出”,聚集绿营支持者,裹挟民进党迈出“台独”实质步伐,以免错过“台独最佳时机”。
讽刺的是,李登辉高喊“中国威胁”时可能忘了,是谁让台湾变成今天的样子?他主政台湾时期,以“戒急用忍”围堵台商,致使台湾企业错失与大陆企业携手布局全球的机遇,台湾资金、人才、技术单向流往大陆,大陆资本无法反向挹注提振岛内经济动能,以致台湾在世界经济整体格局中日益边缘化。对于其“台独”理念及短视政策给台湾人民带来的伤害,李登辉何曾反省过?
值得警惕的还有,赖清德作为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首要职责本是使台湾经济走出低迷,振衰起弊,改善民生福祉。但他拼经济乏善可陈,却频频以政治口水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触碰大陆底线,明知口出狂言会对已陷入僵局的两岸关系火上浇油,却仍不收敛,居心何在?意欲何为?
更为歹毒的是,无论是外部环境、岛内民意,还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台湾独立”都既不可行,也没有出路,“台独”干将们对此心知肚明,却公然以假民调蛊惑别人家孩子上战场,欲借台湾青年的血肉之躯成就自己的“台独”梦想。由此也更见其自知民心远去、迷梦行将破灭的惶恐与顽抗。
在刚刚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大陆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尽显敞开大门、开放融通的广阔襟怀,被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为“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为世界注入正能量”。国台办发言人明确表示,这些新举措同样适用于台资企业。这对深陷“闷经济”困境的台湾来说,不啻为重大利好。
古人云:“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放眼当下,两岸关系“势”在国家统一、民族强盛,“势”在一个中国格局持续巩固。顺势者当努力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办实事;逆势者则必然螳臂当车、蚍蜉撼树,被人民所唾弃,被时代所抛弃。两岸人民理应携起手来,只争朝夕,扫除一切“台独”害人虫,共担民族大义,共同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