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空军F-22“猛禽”战斗机 [资料]
一、F-22:世界上唯一现役四代战机
F-22,是美国空军委托洛克希德、波音以及通用动力公司合作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也是专家们所指的目前唯一面世的“第四代战斗机”,它将成为下世纪初叶的主战机种。主要用途是压取战区制空权,因而也是F-15的后继型号。1990年9月原型机首飞,最初计划采购750架,经过两肖减最后确定的采购数量是438架。1997年9月EMD型飞机首飞,预计2002年开始交付生产型飞机,2004年形成初步作战能力,2013年交付第438架飞机。
该计划原称ATF,始于1982年,ATF要求,也是首次要求将以下五个特点集在一架飞机上,即低可探测性(隐身性)、高度机动性和敏捷性、使用军用推力即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只满足于以往老型号的短时间超音速冲刺)、有效载重不低于F—15和具有飞越包括第三世界战区在内的所有战区的足够远的航程。面对如此先进的设计要求,F—22采用一切已有的世界级航空顶尖技术是毫无疑问的。
研发:F-22战机从设计到最终形成战斗力走过一条不平坦的道路。美军曾于1991年计划装备648架F-22,目前这一数字已经骤减至180架。反对者认为这种飞机不过是冷战思维催生的昂贵古董(每架成本竟高达1.3亿美元,如果加上研制和部署费用,每架F-22耗资约3.5亿美元)。支持者称,由于俄制战斗机性能不断提高,美国需要大批装备F-22以继续在未来战争中牢牢掌握制空权。
折翼:11月17日,美国空军一架F-22战机与地面失去联系,此后经查,这架F-22坠毁,搜救人员已在阿拉斯加找到飞机残骸。此次坠毁则是美军第一架坠毁于“作战部署阶段”的“猛禽”。此前“猛禽”战机曾坠毁过两次,均是在试飞阶段。
缺陷:据俄罗斯《纽带》网报道,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工程师达罗尔·奥尔森近日向媒体透露,美军装备的F-22“猛禽”战斗机存在着严重构造缺陷,而且这一缺陷是洛·马公司的研制人员在战机交付军方前便已知晓的。
据曾参与“猛禽”战斗机研制工作的达罗尔·奥尔森介绍,对F-22来说,其所使用的隐形涂料其实存在着很可能是致命的缺陷,而且洛·马公司早在战机交付前便已掌握了这一情况。他指出,洛·马公司的研究人员曾发现,F-22所使用的隐形涂料在吸收雷达波方面的效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理想,这导致战机有可能会在较远的距离上被敌方雷达所发现。
F-35起飞瞬间 [资料图片]
二、F-35:多国合作 造价疯涨
美国的F-35“闪电”有“世界战斗机”之称。3年前,美军的“通用低成本轻型战斗机”和“联合先进攻击技术”的新战机理念在洛·马-诺·格公司联合研制的X-35上初现,美军便选中它并命名为F-35联合打击战斗机(JSF)。它的研制费用将达绝对空前的2000亿美元,世界上还有8个国家参与合作,投入经费亦超过45亿美元。预估市场有4000架需求意向,这令世界传媒惊疑。
成本剧增:3月11日,美国国防部官员透露,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F-35型联合攻击战斗机价格预计将大幅上涨50%。专业人士猜测,导致F-35费用增长的因素包括:2006年对F-35进行的减重设计、研制计划拖期、人力和管理费的增加、通用性降低、生产数量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钛)和重要分承包费用的增加。
为F-35提供发动机的普·惠公司将发动机的额外成本归结于很多原因。公司表示:"影响STOVL升举系统的压力包括不利的国际汇率、全球市场波动的材料成本以及为了空气系统而进行的结构更改"。详细》》
F-35的未来:F-35与F-22相比,技术上有一定差距。我们前面提到的五代机的4个标准中,F-22是全面达标的,而F-35至少在第2项是不达标的,也就是说F-35没有超音速巡航能力,此外它在隐身性能上也不如F-22。
另外,五代机为了满足其它的要求,比如隐身要求,在其它的性能比如重量、体积上也要作出一定牺牲。这些牺牲所带来的结果是必然要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比如F-35在隐身飞行时不能外挂武器,否则将会破坏它的隐身效果。所以在隐身情况下,F-35是使用机体内部的弹仓挂弹,这就影响了它的载弹量。
在执行设定的对地攻击任务时,F-35有明显优势。因为它有隐身的突防能力,可以在对方防空预警系统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深入到对方的纵深进行攻击。这是它此前的战斗机所不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是美国军方夸赞F-35,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如果F-35进一步涨价,将可能面临与F-22激烈争夺预算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美军内部关于是否更多地采购F-35的分歧将会更大。而如果订购数量少了,单价成本也会继续攀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详细》》
T50
三、俄罗斯T-50:首飞不久 吸引印度合作
俄罗斯第五代歼击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新一代战机具有一系列先进功能,如24小时全天候隐蔽飞行,最快时速达2100公里,能保持长时间超音速飞行等。该歼击机还将配备新的机载导航系统和高度自动化防御系统。
性能:印度国防部官员透露,俄印联合研制的第五代战机将是一种能够躲避雷达探测的“隐形战斗机”,其雷达散射截面仅有0.5平米,只是印空军现役苏-30MKI的40分之一(后者的雷达散射截面约20平米)。
此外,这种重量为30-35吨的新型战机的另一优势是,其能够将雷达、红外探测系统和其他光学传感器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后,以方便飞行员读阅的方式显出出来。详细》》
印俄合作:将在今后10年内合作开发250架至300架第五代战斗机,合同总额预计在350亿美元左右。
俄罗斯苏霍伊飞机公司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今年初同意以俄罗斯T-50原型机为基础,合作开发第五代战斗机。双方先前就设计成本达成一致,金额将近3亿美元。详细》》?
印度媒体此前表示,印度斯坦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在与苏霍伊的第五代战机联合开发项目中占25%的份额,而整个计划的总金额高达80亿至100亿美元。预计,印度版第五代战机将用于出口。详细》》
四、世界其他国家下一代战机研制计划
法国RCS测试机,日本ATD-X飞机的雷达性能就在这里进行测试
日本“心神”隐形战斗机:日本ATD-X五代机形体大小与瑞典萨伯公司研发的“鹰狮”战机类似,采用两台带加力燃烧室的IHI XF5型推力矢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由XF7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改进而来,XF7型发动机配备在尚处于试飞阶段的XP-1反潜巡逻机上。在美国拒绝售予日本F-22战机之后,日本在2007年提出了制造并试飞小型隐形五代机样机的计划,但2008年的国防预算明显不足,只够维持设计和技术工作,五代机样机的试制工作不得不推迟。
性能:外界对ATD-X隐形战斗机的关注点,在于它的性能是否可以与F-22猛禽战斗机相抗衡。ATD本身的意思就是先进技术展示者(Advanced Technology Demonstrator),用概念机与正在服役的飞机进行性能上的比较,无异于缘木求鱼。日本ATD-X项目发展很快,已在法国进行了隐形技术的测试。
法国在雷恩附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雷达反射截面室内测试场,可以测试任何战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以了解其遭到雷达探测后的信号大小。早在2005年9月到11月之间,日本隐形战斗机模型就秘密运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隐形效果的测试,包括整个雷达反射截面、机体吸波性能和发动机红外辐射等。
资料图:韩国下一代KF-X2018隐形战机模型图
韩国设想的KF-X型隐形战斗机计划: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韩国自2000年开始自主研发KF—X型战机,预计于2020年前列装,以取代日益老旧的F—4型和F—5型战机。
防卫事业厅打算在2012年下半年开发出这款单座双引擎隐形战机的原型机。
韩国军方预计,KF—X型作战能力将超过法国达索航空公司制造的“狂风”式战机和欧洲战斗机有限公司制造的“台风”式战机,但弱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F—35型隐形战机。
韩印合作:韩国武器采购部门15日与印度尼西亚国防部签署协议,印尼将与韩国联合研发KF—X型隐形战斗机。
韩国防卫事业厅发表声明说,双方当天在韩国首都首尔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根据这份协议,印尼将承担KF—X型战机数以百万美元计研发费用的20%,战机批量生产后,印尼将购买大约50架。
另外,双方同意就战机生产、市场推广展开合作,印尼方面还将参与战机设计、试验、原型机生产、适航性能评估等环节。
俄罗斯苏-47“金雕”战斗机
俄罗斯S-47金雕前掠翼战机:前掠翼飞机在全世界航空发展史上非常独特,至今成功实现飞行的主要有三种机型:纳粹德国时期的“容克-287”喷气式轰炸机,于1944年2月进行了首次飞行;美国小型前掠翼验证机X-29A,于1984年12月24日完成首次飞行,在1985年12月13日成功完成了前掠翼飞机的世界上首次超音速飞行;俄罗斯S-37“金雕”前掠翼战斗机,于1997年9月25日完成了首次试飞,后被正式称为苏-47战斗机。
展出:俄罗斯苏-47“金雕”前掠翼战斗机从研制成功起,多次参加了世界上著名的各种航展。1996年9月在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进行了首次飞行表演并引起了轰动。1999年8月17日,在第四届莫斯科国际航空展(MAKS'99)上,第二次露面,作了精采的飞行表演。以后又多次在莫斯科国际航空展上公开展示并进行飞行表演。样机模型多次参加世界各地的航展,包括中国珠海航展,今年这一届也展示了样机模型。中国珠海航展的组织者曾多次邀请真机参加,但由于众多的原因没有实现。但即使样机模型,也非常惹眼。
俄罗斯著名试飞员沃金采夫驾驶苏-47,对飞机的性能赞不绝口。他表示,每次试飞他都非常小心,因为苏-47全世界只有这一架。苏-47具有很大的潜能,但因缺乏经费,无法制造第二架样机,因此所有的试飞任务都落在这一架飞机身上。
米格 1.44型技术验证机的可变截面楔形进气口位于机腹,进气道呈S形以屏蔽发动机压气机。图片:俄罗斯米格飞机公司("MiG" Corporation Photo)
米格 1.44型技术验证机:鉴于80年代初美国作出研制ATF先进技术战斗机的计划,前苏联也拟定出关于歼制第五代击机的秘密决定。之后,前苏联政府责成航空工业部和空军联手完成这项秘密任务。为此,前苏联航空工业部和空军召集一些从事军事航空装备设计工作的大型设计局,就新型歼击机的外形设计和结构方案进行研讨和论证。经过几年的充分准备,俄罗斯米高扬设计局最终向俄罗斯空军提交了MFI多功能歼击机的设计方案(设计代号1.42)。
1989年,米高扬设计局完成了对MFI全套图纸的设计工作;随后,便开始了首架MFI的生产。MFI歼击机的总设计师是拉季斯拉夫.别利亚科夫;主任设计师是格里戈里.谢多夫。在MFI多功能歼击机的最后研制阶段,主任设计师是尤利.活罗特尼科夫。1994年初,MFI歼击机组装完毕并被运往茹科夫斯基。1994年12月,俄罗斯“米格”和莫斯科飞机生产联合企业试飞员罗曼诺夫-塔斯卡耶夫驾驶该机在茹科夫斯基格罗莫夫飞行试验中心机场跑道完成了快速滑行。但由于经费严重短缺,研制工作被迫搁浅。
此后,尽管联合企业就MFI的经费问题向其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过多次,但最终也没能解决。1998年初,莫斯科“米格”航空工业联合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格里戈里-涅莫夫和总设计师米哈依尔-科尔茹耶夫十分重视MFI的研制;在筹集了少量经费的情况下,又重新启动了该机的研制工作。
1999年1月12日,俄罗斯“米格”和莫斯科飞机生产联合企业在莫斯科城郊茹科夫斯基格罗莫夫飞行试验研究所基地,向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尤利-马斯柳科夫和前国防部长伊格利-谢尔盖耶夫以及部分国家驻俄罗斯使馆的空军武官司和国内外记者,展出了MFI第五代多功能歼击机(俄罗斯的歼击机分代,与西方习惯有所不同。俄称的第五代,相当于西方的第四代)。
(来源:新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