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



    作者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忠民县)人。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被誉为“兵学鼻祖”。

    孙武的先祖是陈国的公子陈完,因陈国内乱,逃到齐国,改姓田齐景公时,孙武的祖父田书因伐莒国有功,赐姓孙,食采于乐安。青年时代,孙武因齐国“四姓之乱”而离开齐国,来到新兴的吴国,并结识了来自楚国的军事家伍子胥。公元前512年,在伍子胥的竭力推荐下,孙武得以晋见吴王阖闾,并呈上了自己的兵法“十三篇”,得到吴王的赏识,被任为吴国的将军。此后,孙武辅住吴王阖闾经国整军,为吴国的强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或《吴孙子兵法》。最早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称作“十三篇”,与今本篇数相合。《汉书·艺文志》则著录为“《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一般认为,“八十二篇”当包含今本十三篇的内容,另外六十九篇除含少量孙子佚文外,多数系后世阐释孙子思想之作与伪托之作。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和成书年代,自宋代以后争论了千余年。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孙子兵法》一书系列武亲著,成书于春秋末期,但不排除在流传过程中有后人窜入的个别字句。

    《孙子兵法》一书,版本繁富,流传甚广。现在我们尚能看到的重要版本有:银雀山汉墓竹简本、曹操《魏武帝注孙子》本(又称孙子略解)、宋《武经七书》本、宋《十一家注孙子》本、日本樱田本《古文孙子》等。其中,刊刻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武经七书》本,其次为《十一家注孙子》本,二者构成传世《孙子》书的两大版本体系。竹简本出土于1972年,后经文物出版社整理出版。此后出版的孙子书均以传本为底本,并根据汉简本校改了其中错漏的文字。建国后的主要版本计有:郭化若的《孙子今译》和《孙子译注》、杨炳安的《孙子会箋》、吴九龙主编的《孙子校释》等。

    早在唐代,《孙子兵法》使传入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等国,并出现了不少注疏之作。1772年,法文版《孙子兵法》在巴黎出版,开始了《孙子兵法》在西方的传播。时至今日,《孙子》一书已以近30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孙子兵法》是迄今可以见到的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它构筑了一个精美恢宏的兵学体系,影响了后世兵学发展的方向,在传统兵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概括起来,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安国全军”的慎战观。

    《孙子兵法》首篇《计篇》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此,要求战争指导者,战前要认真比较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做到“未战而庙算胜”;要不惜重金使用间谍,以充分掌握敌情;要积极备战,“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要创造有利的战场态势,“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等等。正是出于慎战的考虑,孙子告诫战争指导者:“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怪而致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

    在战略上,孙子主张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究其实质,就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通过“伐谋”、“伐交”等一系列非军事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全胜战略思想,构成中国传统战略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用兵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重谋尚诈、“胜于易胜”的战胜观。

    孙子充分认识到战场主动权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重要命题。孙子作战理论的核心是虚实理论。避实击虚作为一般的作战原则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孙子的认识并不限于此,他是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虚实的。《孙子》认为,实现避实击虚不能消极等待,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的战场态势,于是便有了一系列示形诱敌的诡诈之术和奇正相生的理论。孙子认为,作战指挥员只要正确运用谋略,巧妙地调动敌人,便可以造成决战战场上我实敌虚的态势,从而达到以实击虚、胜于易胜的目的。

    令文齐式的治军思想。

    孙子对军队管理和训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认为“士卒孰练”、“兵众孰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两个基本因素。可以说,孙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军队的管理和训练放在战略高度来考察的军事家。孙子治军理论的核心是“令之以文,齐之以式”。对于军队,孙子要求做到“与上同意”、“上下同欲”、“与众相得”、“齐勇若一”等,认为惟其如此,才能维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步调一致。为此,要求统兵将帅一方面要关心和爱护士卒,“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另一方面又要严格管理、严明纪律,否则,“爱而不能令,辱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对于将领,则提出了智、信、仁、勇、严的五德标准和清、静、治、幽的个人素质要求。孙子的治军理论尽管还是初步的,但却具有革旧布新的开创性意义。

    此外,《孙子兵法》还论及军事地形学、军事后勤学、军事预测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中国传统兵学的大体框架在孙子那里已经基本确立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明人茅元仪在评价《孙子》一书时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孙子兵法》被尊为兵经,被历代兵家奉为圭臬,其原因正在于此。(新华网)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