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丹东的那天早晨,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当汽车拉着我们拐过“T”字大街时,一条宽大的河流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同行的原彭德怀元帅军事秘书杨老告诉我:“这就是鸭绿江!”
啊,鸭绿江,一条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江。说熟悉,是它那激越嘹亮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旋律,影响和激励了整整一代人,至今仍然回荡在人们的心头。说陌生,是我从不曾见到它。
而今我站在鸭绿江畔,望着滔滔的江水,思绪在脑海里跳跃成一朵朵奔腾的浪花:50年前,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以其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和雄才大略与装备精良的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连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的“联合国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失败面前也不得不哀叹:我在执行我的政府的指示中,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美国政府有不得不承认这场战争“是美国进行的一次代价最大、流血最多的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在朝鲜战争前,他在欧洲旅行,人们对华人经常采取藐视态度,可是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华人就肃然起敬。正如彭德怀元帅在回顾朝鲜战争时所说:“在经过三年的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原来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没有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教训。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这时,我的眼前浮现出毛泽东的长子、“志愿军第一兵”毛岸英烈士英俊的面容。这个英姿勃发的年轻共产党员,怀着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瞒着新婚不久的妻子,主动要求到最危险的朝鲜战场。作为毛泽东的儿子,作为一个地方干部,毛岸英完全可以不去朝鲜战场,是什么原因激励着他走向战场,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呢?我从最近看到的他给表舅谈到给一位亲戚在长沙谋个“厅长方面的位置”的回信中找到了答案,心灵引起了强烈的震撼。他在回信中说:“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作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黄亲国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候已经来临了。”“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人情的话,那么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亲戚在内……”正是他有着这种可贵的平民意识,他才义无反顾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这封回信,在今天是多么具有现实意义啊!尤其令人感动的是毛泽东主席,当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像一位普通的父亲一样极度悲痛,有着和常人一样的舔犊之情: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他望着窗外那已经萧条的柳枝,轻轻地念起了《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但当许多人提议要将烈士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知道后,沉默了很久后说:“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属于革命烈士中的一员,作为无产阶级战士、共产党员,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你回去要讲,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至于岸英的遗体没有运回国内,埋在朝鲜的国土上,体现了我们对朝鲜军民同甘苦、共患难的精神,也说明我们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凝成的。”
领导人的言行是一面镜子,最具有说服力。自人类的文明史开始以后,战场上阵亡者的遗体的安葬,往往是一个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也是中国历代的风俗和传统。可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个问题处理得最顺利。十几万牺牲的中华儿女,几乎都就地安葬在朝鲜战场上。有些牺牲者的家属也提出要亲人的遗骨,可是当他们知道毛泽东的儿子也埋在朝鲜的时候,就没有人再说什么了。
在当时的朝鲜,流传着许许多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感人故事。朝鲜中央医院的护士李玉子姑娘一天接受到一位叫谢平的志愿军伤员,伤员急需输血,李玉子毫不犹豫地为伤员献了血。不久,谢平的伤好了,可医院在遭到美军轰炸时李玉子却又受了伤。谢平不顾自己刚刚伤愈,坚持给李玉子输血。就这样,两个不同民族的血液相互融合到一起……还有一位19岁的朝鲜姑娘韩桂芝,在她家的房子被美军飞机投下的燃烧弹击中时岁的朝鲜姑娘韩桂芝,在她家的房子被美军飞机投下的燃烧弹击中时,她首先背出住在她家的志愿军伤员。待到她回身再去救弟弟时,弟弟已经惨死在烈火之中。由于美军日夜不停的轰炸,朝鲜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的损失,相当多的群众的衣服和被子被烧光、炸掉了。尽管志愿军自己由于供应困难,被服也不足,但1951年3月,还专门为此下发通知,要求全军部队在春季来临后,把棉衣、棉被里的棉花掏出来,无代价地送给朝鲜灾民,而他们自己则盖着已被掏空棉花的棉衣、棉被当夹衣、夹被用。一位朝鲜的阿玛里说:“我们见过日本、苏联、美国还有好多国家的军队,可是中国的志愿军是世界上最好的军队。朝鲜后来有一首歌曲里的一句歌词是:‘亲爱的志愿军同志们,你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我的视线被鸭绿江大桥所吸引,这座大铁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人称作是一条后方支援前线的交通大动脉。同行的杨老告诉我:“1950年8月27日,美国空军对鸭绿江大桥进行扫射,拉开了破坏大桥的序幕。11月8日,美国空军首次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鸭绿江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江中。11月14日,美军又派出军用轰炸机34架,对鸭绿江大桥再次施行轰炸,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中方一侧残存的四联,被人们称为鸭绿江断桥,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在鸭绿江上第一座大桥被炸断的同时,与其相邻近百米的第二座大桥也受到严重创伤,当时,安东铁路分局职工和驻军部队冒着敌机不断骚扰、随时扫射的危险全力以赴抢修大桥,使鸭绿江大桥成为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这一刻,我对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是历史某一阶段的立体反映,是留给后人的一种把握未来的智慧。今天,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人否认一个主权国家需要用最精良的武器来装备国家的军队,也没有人无视先进的武器和尖端的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所代表的正义力量,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是我军迈向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新的起点,这也许是我们纪念和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之所在。
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鸭绿江畔的炮火、硝烟、血腥已经远去,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大江两岸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繁忙的建设景象。历史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临近,仿佛这一切就发生在昨天。忽然,一阵歌声从对岸传来,打断我的沉思,眺望远天,凝神谛听,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今天,我似乎听到了朝鲜半岛对和平统一的深切呼唤。
战争与和平,是军人的双栖地,而和平,应是军事生活的追求所在。50年前的那场战争,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旋涡,但它给我们的关于正义与非正义、人道与非人道的启示,却值得永远记取。
(
作者:廖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