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的运河——灵渠




灵渠即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的“兴安运河”,因其为连接湘江和桂江的水道,故又名“湘桂运河”。它始凿于秦始皇三十三年 (公元前214 年)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如今,灵渠的流水依然清澈,大部分河段保存良好。灵渠的开通比京杭大运河要早1500年,它完全是出于秦始皇统一岭南的军事需要而开凿的。   翻开中国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从华北到华南,要跨越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在华南还有珠江水系。这四大江河,分别形成四大流域。这四大流域之间,均有重重高山。在古代以人力、畜力为主的交通条件下,军队要南征北战,军马和粮草运输是极其困难的,不但要跋涉重重急流险滩,还要翻越座座高山险峰。修筑灵渠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北继续抵制匈奴南下,向南则进军岭南 (今广东、广西一带) ,但秦军南下遇到了山高路险这一难题,军队的粮草运输成了当时保障南征部队作战的关键。公元前 219年,秦始皇南巡到湘江上游,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下令让一名叫禄的监御史主持,在湘江的上游海洋河和漓江的支流灵河之间修筑一条运渠,以解决中原和岭南之间的交通运输。在禄的领导下,秦军将士和当地群众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许多难题,终于把湘水引入漓江,修成了全长约34千米的运河,打通了中原和岭南地区的水路交通。   灵渠,作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工程,尤以其灵巧著称于世。正如古人所言:“治水之巧妙,莫如灵渠者。”古人在修筑灵渠的过程中,还积累了许多科学经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如灵渠的分水工程,用铧嘴和大小天平来调节水量;由于灵渠要穿越丘陵地带,坡度大,水流急,显然不利于行船,所以灵渠的设计者,就有意将灵渠修得弯弯曲曲,以延伸流程,使水流平缓;而且,由于漓江水位低于湘江水位,由南北上的船只逆流而上,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就每隔一段修一“斗门”用来提高水位,利于船只航行,与今天的梯级船闸的原理相同。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