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一次战争都离不开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建军75年来,我军后勤建设一直伴随着人民军队走向“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步伐前进。今日军营里,随处可见后勤建设的成果;吃、穿、住、行中,官兵们无时不在体会着后勤保障的变化。在这建军75周年之际,让我们循着我军后勤一项又一项的重大改革。
2001年隆冬,在海拔4000多米的中阿边境上,大雪纷飞,寒气逼人,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60%,气温低到零下30多摄氏度。我军在这里用网架帐篷、暖风机、制氧机、炊事车、淋浴车等一整套先进的后勤装备,保障了执勤部队的生存和安全……
近几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成功举行的三军联合登陆演习,在我海军编队远渡重洋出访各国,在我陆海空三军进驻并接管香港和澳门防务,在抗洪救灾等令世人瞩目的一系列壮举中,我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功不可没。
到今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75年的光辉历程。漫漫75载,人民军队的后勤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人们熟悉的“红米饭,南瓜汤”、“车轮滚滚支前忙”情景,已经和“小米加步枪打败敌人的飞机和大炮”、“双脚赛过敌人的汽车轮子”一起,成为我军战争史上一页页光辉的记录。
军队全部吃“皇粮”,三军联勤,一保生活、二保战备变为一保战备、二保生活……大改革带来后勤建设大变化
我国一直是在用较少的军费保障几百万军队的基本需求。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每年公布的国防费和物价指数,从1978年开始,中国军队的国防费总额每年虽有所上升,但由于物价上涨,国防费的实际购买力从1980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到1989年降到10年来的最低点,仅为1978年的73.66%、1979年的56.64%,直到1992年才恢复到1978年的水平,而后开始实际增长。
这一时期,正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特殊时期,全军官兵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军队后勤在“紧日子”中求发展,在改革上求突破。
1988年,军队与6900多个经营性企业彻底脱钩,消除了军队建设的一大隐患。军队后勤保障思路,由“标准加补助”向全部吃“皇粮”转变。
2000年1月1日,三军联勤体制正式运行。我军的保障体制,在由步兵为主的单一陆军后勤发展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后勤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联合作战需要,向三军保障一体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军队从2000年开始,在全军推行生活保障社会化,同时实行军人住房货币化、建立军人保险制度、保障性企业和农场移交地方。我军的保障方式,由军队办社会向军民兼容的现代化大后勤转变。
2001年,军队预算编制实施重大改革,建立起了财力集中、分配科学、调控有力和监督严密的预算管理新模式。同时,近年来两次调整军费投量,我军的后勤保障重点由“一保生活,二保战备”转变为“一保战备、二保生活”,实现了军队建设由维持向发展的重大转变,我军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2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与国家政府采购制度相适应,军队采购制度进行改革,把以前分散的采购项目集中起来,由专门机构统一组织采购。同时,继续进行医疗制度改革试点,使有限的军费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大改革给我军后勤工作的各个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我军后勤建设正向“建立军民兼容、平战结合、三军一体、精干高效的后勤保障体系”的目标迈进。
提高伙食费、调整福利标准……平时的后勤供应保障,是战斗力生成和维系的基础
在我国那些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戈壁沙漠、深山老林和海洋孤岛,驻扎着我军数十万基层官兵。如今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为崇山峻岭之上、大漠荒原之中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式营房所震惊。
随着军费的恢复性增长,我军的供应标准有了提高,全军官兵都可以从平时的衣、食、住、行中,深切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经过多年的努力,长期困扰基层的住房、吃水、用电、洗澡、取暖、看病等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5次提高伙食费标准,实施“菜篮子”工程,改革军粮供应办法,战士的餐桌越来越丰盛;调整福利标准40多项,干部工资和战士津贴分别增长84%和92%,官兵的生活普遍得到改善,达到了我国城镇人民的生活水平。
从肩挑背扛小车推到机械化、系列化,我军后勤保障有了质的飞跃
人们不会忘记《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军将士那“吃一把炒面就一口雪”的战地伙食;一定还记得,战火中的白求恩大夫在屋檐下做手术的情景。解放战争中,我军的后勤保障主要是靠手抬肩扛、人背马驮,加上小车推,没有什么先进的后勤装备,保障效率很低。
如今完全不同了。80年代,人民海军有了大型综合补给船,保障作战舰艇由近岸驰向近海和大洋;人民空军有了空中加油机,航空兵可以飞抵南沙作战。到“八五”期间,我军后勤已有400多项野战、机动和骨干装备列装,形成了新老并存、梯次更新的装备结构。
“九五”期间,科技兴后勤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基本形成了具有野战、机动和适用性特色的系列装备,使部队的野战生存能力、物资快速补给能力、医疗救护能力和机动保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1995年10月,江泽民主席兴致勃勃地来到全军后勤新装备展示现场,当他看到展出的一项项新成果时,十分高兴地说,这才是现代化,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时代了!
人是保障力的核心。科技强军,后勤官兵的素质变化惊人
“一口清”、“一摸准”,曾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后勤标兵形象。现在不同了,我军后勤专门人才的培养,早已形成了分级负责、院校培养和在职训练相结合的后勤教育训练体制,人员队伍的素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科研成就硕果累累。
目前,全军后勤自动化指挥网络已初步形成,它基本覆盖了全军联勤分部以上单位的主要业务部门,在应付突发事件、抗震救灾、部队防病、疫情通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益现代化的后勤保障必将在我国经济建设和未来现代战场上发挥愈来愈重要、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据《中国青年报》 杨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