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诚




  1902.10.1~1986. 12.28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生于湖南永兴下青村。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入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后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第8军任营、团政治指导员。
1928年初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起义,任永兴红色警卫团党代表兼参谋长。率部随朱德、陈毅到井冈山,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12师35团团长,不久改任湘南农军第2路游击司令,重返湘南活动。1930年后在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5军任团、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第3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巩固和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在“左”倾冒险主义领导时期,因反对盲目攻打中心城市和抵制“肃反”扩大化错误等,多次被指责为“右倾”,被撤职,但仍坚持原则,刚直敢言。1932年春反对冒险打赣州,在久攻不克,部队伤亡严重,国民党军乘夜突袭,红军腹背受敌的严重情况下,果断地指挥所部抗击和转移,使部队摆脱险境。长征初期,任红3军团第4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张宗逊率部担任前卫,在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时,浴血奋战湘江南岸,顽强抗击数倍之敌,掩护中共中央和军委纵队等部队渡江。继又参加了攻占娄山关和遵义城等战役战斗。到陕北后任军委卫生部部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1军团师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政治委员, 与旅长徐海东率部参加晋察冀边区反“八路围攻”、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参与指挥温塘、张店、町店等战斗,为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作出贡献。1940年春任八路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军政委员会书记。为加强华中抗日力量,5月率第2纵队主力南下豫皖苏边区和皖东北地区,7月任八路军第4纵队政治委员,8月任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东进开辟淮海地区,10月初率部驰援新四军黄桥作战,南下盐阜地区,与新四军北上部队会师,共同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华中两大战略区的联系。1941年皖南事变后所部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任师长兼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员会书记,正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放手发动群众,重视团结中间力量,领导军民粉碎了日伪军多次大规模“扫荡”,并适时反击了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犯。1943年3~4月组织指挥所部取得盐阜区反“扫荡”胜利,同年夏又组织了沭阳塘沟战役。1944年组织指挥高沟杨口和陈家港等战斗,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5年组织指挥所部发起阜宁和两淮战役,解放了苏北大片地区。同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1950年递补为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5年9月14日向中共中央发电,就当前局势和军事方针提出意见,建议:既能派部队去东北,应尽量多派,至少5万,能去10万最好,以创造大的战略根据地。9月底率新四军3师主力进军东北。 当国民党军队以优势兵力连续攻占山海关、锦西等地后,他于11月26日又向中共中央东北局提出建议:东北部队暂不在大城市交通干线作战,而以一部主力占领中小城市,建立乡村根据地,作长期斗争准备。后任西满军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理书记,参与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1946年3~4月,在苏联红军从东北撤离后,不失时机地指挥所部歼灭国民党收编的伪军警,和友邻部队一道攻占四平、长春、齐齐哈尔。1947年8月后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冀察热辽军区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政治委员,领导冀察热辽军民支援辽沈决战。1949年1月任天津市军管会主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从新解放区的实际出发,灵活执行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注意城乡兼顾,着力抓好农村工作,领导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镇压反革命,进行土地改革,迅速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并发展了生产和文教事业。1952年11月调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主持建立军队后勤工作的正规制度。1954年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58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参与制订国防战略和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方针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全军实施精简整编,调整组织机构,实行各种重大制度的改革,加强各军兵种建设(见黄克诚的军事思想)。
  1959年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上批评“大跃进”以来的错误,与彭德怀等被错定为“反党集团”,后被撤销职务,长时期受审查。“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打击迫害。1977年12月出任中央军委顾问。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并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1980年6月正式平反。1982年后任中纪委第二书记。他坚决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政策,晚年双目失明,仍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重建和健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端正党风,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做了大量工作。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一、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吴信泉 朱鸿)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