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



返 回

周恩来   2 3 4>>
  1898.3.5~1976.1.8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接触马克思主义,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与赵世炎等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曾为中共旅欧组织领导人。这时他指出“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 。没有革命军 ,军阀是打不倒的”,初步认识到军队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1924年秋回国,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部长。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当时正值国共两党合作,他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的临时军事指挥部工作。此后,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政治部主任兼第1师党代表、第1军副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总主任等职。同年11月初,主持组建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派共产党员担任领导。次年,又在此基础上组成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1925年2月和9月,先后参与领导和指挥有黄埔军校校军参加的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这个时期 ,他在《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国民革命军及军事政治工作》等报告中,提出了革命军队的性质是压迫阶级的工具,要建立为人民而打仗的军队;指出了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就是使军阀军队渐渐觉悟,革命的军队确实具有革命的观念”,其目的是“使官佐士兵及一切群众晓得党的理论、主义、政策”,“明了帝国主义的罪行”,其方法是做政治工作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等一些理论问题。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他和毛泽东等曾主张以武力给予回击。同年底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27年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军委书记、中央和上海区委联合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委员、特别军委书记。3月,和陈独秀、罗亦农、赵世炎等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任总指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由他起草并与罗亦农、赵世炎、陈延年、李立三等联名向中共中央提出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建议。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随后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列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这时,国共两党合作即将全面破裂,他主张在农民运动力量强大的湖南农村发动武装暴动,提出在暴动中进攻反动势力薄弱的城池,省委下设军委,各区设农军委员会,在可能范围内成立乡村的临时委员会等意见。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周恩来任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受中共中央委托,任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书记,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新时期。起义军南下广东失败后,他赴香港治病,后转赴上海,参加1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此后任中共中央组织局主任,仍主管军事工作。1928年6~7月间,参加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在会上作关于组织问题和军事工作的报告,总结了中共领导军事工作和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指出在大革命中只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而没有尽力发展工人纠察队,没有将农村中的农军发展起来,来作为夺取乡村政权的力量;在南昌起义军南下失败后,抹杀一切军事工作,反对一切军事准备、军事技术的训练,事实上取消军事工作等两种错误倾向,并提出了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展红军、武装工农、发动群众、开展农村游击战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书记。 此后,中共中央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秘密领导革命工作。在此期间,他联系和指导各地区的武装斗争和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革命工作,并负责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保卫工作。他领导下的中央军事部、组织部训练和派遣大批军事干部支持各地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和从事国民党部队中的兵运工作,并总结和交流各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的经验,指导红军和根据地的建设,筹划和建立各根据地、红军与中央的交通网。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