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



        2 3>>
  1896.3.22~1969.6.9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原名文常,字云卿。生于湖南桑植洪家关。1910年起与人结伴出外运盐,目睹种种社会不平,萌发反抗思想。1914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16年率乡邻青年21人,捣毁芭茅溪盐局,缴税警枪12支,组织起讨袁护国民军,任总指挥,不久失败。1917年在石门、慈利交界的两水井,与吴玉霖以菜刀重新夺得枪支,组织农民武装,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援鄂战争,任湘西护法援鄂军民军第1路所属游击司令。1918年后任湘西靖国军第3梯团梯团长、巡防军第2支队司令等职。1922年随援川军入川,任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1923 年9月率少数官兵截获为吴佩孚运送军火的日轮“宜阳丸”。同年11月,被孙中山委任为四川“讨贼军”第1混成旅旅长,率部与吴佩孚纠合的四川军阀部队作战。1924年以滇川黔建国联军先遣队名义率部回湘。1925年3月任建国川军第1师师长,4月通电归湘,任澧州镇守使。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6师师长兼湘西镇守使,8月任第9军1师师长。通电参加北伐,并接受由共产党员周逸群所率领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左翼宣传队到所部开展工作。8~10月,所部连克临澧、慈利、合口、澧县、松滋、沙市。1927年2月任直属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独立第15师师长。5月率部参加第二次北伐,在河南西华县逍遥镇和临颍县小商桥击败奉军,6月任第20军军长。是当时著名的左派将领。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他坚持革命立场,赞成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南昌起义计划,并接受周恩来代表中共前敌委员会委任的起义军总指挥职务,兼任起义军主力之一的第20军军长。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后率部南下,9月在江西瑞金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军在广东失败后他经香港到上海,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28年初与周逸群等组成中共湘西北特委,回湘西发动领导武装斗争。3月到桑植后很快组织3000余人的工农革命军,攻占桑植县城,但4月初国民党军向桑植反扑时,作战失利,队伍大部星散,他从中认识到单靠故旧不行,决心创建新型武装。7月,任中共湘西(后改为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并任重新组建的中国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军长,全军约1500人。不久因叛徒出卖,部队遭到严重失败,退入鹤峰山区,经过整理和遣散老弱,仅余91人,72支枪。此后,又逐步发展,并于1929年初袭占鹤峰县城,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创建了湘鄂边苏区。此时接到中共中央《关于军事策略问题给贺龙同志之指示信》。他根据信中传达的中共“六大”精神,结合实际对部队进行整顿:反对军阀主义和“拖队”(即当“山大王”)思想,按照官兵平等原则建立民主制度,加强党员的教育和训练,建立各级政治工作机关。在军事斗争方面,他主持前委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敌强我弱形势下的游击战略和战术。不久,指挥红4军挫败敌湘鄂西民团联防的多路进攻,击毙其总指挥王文轩,并乘胜袭占桑植县城。7月,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痛歼来犯的国民党军向子云旅,使红4军发展到4000余人。随后率部向大庸(今张家界)、慈利推进。多次击败国民党军地方武装和团防,巩固了湘鄂边苏区。1930年7月,率部去洪湖与红6军会合,任由红6军和红2军(4军改称)合编的红2军团总指挥,与政治委员周逸群指挥所部攻占潜江等地,使洪湖苏区的江陵(今属荆沙)、监利、潜江、沔阳等县联成一片。10月起由于中共湘鄂西特委(后为中央分局)领导执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坚持要红2军团南渡长江攻取城市,造成战斗连续失利。1931年3月,红2军团改编为红3军,他任军长,率部转战荆(门)当(阳)远(安)地区。6月攻占房县,创建了鄂西北苏区。10月率部转回洪湖。1932年春,在地方武装配合下,连获龙王集、文家墩等战斗的胜利,使红军和洪湖苏区进入全盛时期。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危害,贺龙等人的正确意见不被采纳等原因,致使红3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陷于不利。10月,红3军被迫退出洪湖,绕道豫西南、陕南、鄂川边转往湘鄂边,行程3500公里,于12月重占巴东、鹤峰。1933年多次准备在湘鄂边重建根据地,但都未能成功。1934年5月,他率部进入川黔边的沿河、印江、德江、松桃、酉阳等地,创建黔东苏区。在1931年底到1934年秋“左”倾路线统治期间,他与之进行了坚决斗争,并在“肃反”中保护了一批干部,对所部恢复一度被取消的党团组织和政治机关起了重要作用。


2 3>>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