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




  1654~1722 即清圣祖。年号康熙,世称康熙皇帝(1661~1722年在位)。军事统帅,政治家。满族,爱新觉罗氏。清世祖福临第三子。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1654年5月4日)生。十八年嗣位,年八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康熙六年(1667)亲政。执政初期,南有“三藩”割据数省,西北有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割据,东南有郑氏后代占据台湾,东北有沙俄觊觎和入侵。面对严峻局势,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八年,与内大臣索额图等密谋,逮禁鳌拜,除其党羽,甄别官吏,为被鳌拜矫旨处死的苏克萨哈等昭雪,奖励百官上书言事,禁止圈地等弊政,实操朝政大权。九年,遣达斡尔总管孟额德赴中国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敦促沙俄军撤出中国领土雅克萨(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东、呼玛西北黑龙江北岸)。十一年,检阅蓟州(今天津蓟县)官兵。后巡视各地,常阅兵,重奖罚。多次谕示诸王、将领练骑射、习兵书,下令精选提镇等武职官员。十二年三月,为削弱藩王权力,巩固中央集权,准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告老回辽东,但不许其子尚之信嗣封镇广东。七月,在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上疏佯请撤藩实窥测朝廷动向时,玄烨认为其势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遂下令撤除吴、耿二藩。在清平定三藩之战中,先后遣大将军勒尔锦、杰书、董额、图海、岳乐、喇布、彰泰等统军四出,赴湖南、浙江、福建、陕西、广东、四川、云南平叛。以先剪两翼、后捣腹心、剿抚兼施、重用汉将等战略措施,用兵近40万,历时八年,平定叛乱。其间,遣军击败参与三藩之乱的台湾延平王郑经(郑成功之子)在闽、浙、粤沿海的袭扰。
  二十年,闻郑经卒、其次子郑克塽继立后政局不稳,决定乘机谋复台湾,复授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福建总督姚启圣共同修造战船,操练水师,整军备战。次年三月,以沙俄军侵占雅克萨等黑龙江流域的中国领土,东巡松花江一带防务。后遣副都统郎坦、彭春赴雅克萨侦察沙俄军侵边情势,令宁古塔将军巴海和副都统萨布素率兵赴中国瑷珲(亦称旧瑷珲,今在俄罗斯境,位于结雅河以南黑龙江东岸)和呼玛尔(今黑龙江呼玛南)两地筑城驻防。六月,为防将领互相掣肘,允施琅自请率水师取台湾。二十二年,施琅率水师2万余、战船200余艘,进行澎湖海战,全歼澎湖守军,迫郑克塽以台湾降。遂采纳施琅建议,令于台湾设立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并遣兵驻守。是年,为增强汉军攻击力,诏令每旗设火器营。 二十四年,悉沙俄军一再入侵雅克萨,命彭春、萨布素率水陆军前往反击,迫其撤往尼布楚。二十五年,命萨布素会同郎坦率兵再击复据雅克萨的沙俄军,毙其统领托尔布津,进战告捷。旋令筑垒围城,断敌供给,遏其援师,迫沙俄政府遣使请和。二十六年,诏令火器制造家戴梓监造“子母炮”(即冲天炮),封此炮为“威远将军”。二十八年,遣索额图、郎坦、萨布素等七名使臣与沙俄使臣戈洛文谈判,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命增设八旗火器营,由副都统率领。诏定每年九月初一,八旗各选大炮10门至北京卢沟桥演放,遂成定制。 二十九年,以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举兵南扰,决定亲征。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左路军出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军出喜峰口(今河北宽城西南);自率禁旅进驻博洛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督军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击破噶尔丹所设“驼城”(亦称“驼阵”,以骆驼缚足卧地组成的环形防御阵地),获大捷。鉴于诸军部伍缺乏训练伤亡甚重,遂令八旗官兵于春秋两季,集于平原之野,排列阵势,鸣金鼓进退,以熟练阵法。三十五年,率兵约10万第二次亲征噶尔丹,分三路出击,自率中路出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北)而北,与诸路军约期夹攻。途中亲授作战方略,由内大臣绘成阵图后发各路遵行。密谕西路抚远大将军费扬古设伏袭击,在昭莫多之战中再败噶尔丹。三十六年,第三次亲征,进驻宁夏(今银川),遣兵两路追击,噶尔丹势穷服毒自尽(一说暴病卒)。
  五十四年至五十六年,遣重兵驻防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推河(今蒙古国乌里雅苏台东南)、哈密等地,多次击败扰边的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五十七年,以准噶尔军袭扰西藏,策动叛乱,遣侍卫色楞、西安将军额伦特,率兵两路入藏征讨,失利。旋命皇子允禵为抚远大将军驻节西宁,统筹进兵西藏事宜。又遣兵至新疆巴里坤和阿尔泰(阿勒泰),阻截准噶尔军援兵。五十九年,命允禵移师穆鲁乌苏(今青海杂多西),节制进藏诸军;命定西将军噶尔弼,与平逆将军延信率军分别由四川、青海入藏,击败准噶尔军,事平,巩固了对西南边疆的统治。六十年,遣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总兵蓝廷珍率师1.2万、战船600艘, 镇压台湾朱一贵起义。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疾卒,年69岁。
  玄烨在位期间,亲自筹划军旅之事,简阅军器;强调国家武备不可一日懈怠,承平之日更需严加训练士卒;督军作战周详熟审,因情用兵,期于必克。史称其经文纬武,一统寰宇,使清朝开始进入“康乾盛世”。(见康熙帝玄烨的军事思想) (郑炳清 陆正明)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