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少将:中国只有广阔海疆部分实际控制权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像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9·11”事件等。这些事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冲击着人类社会运行的轨迹,但笔者认为,相比之下,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更具冲击力。两件事的重叠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一加一减的反向互动作用,在更深层面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引人注目的变化。

  这两件事的重合不仅具有短期效应,更具有影响全球未来发展变化的长远效应。例如关于社会不同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世界经济和战略格局的演变、国际和国家安全体系的规划、地区和全球性危机的应对方式等,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起各方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反省、争论、研究和变革。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安全既是条件,也是目的。中国在当今世界要想安全崛起,需要在战略空间观念上有所改变。

  首先需要有“战略边疆”的观念。只停留在“地理边疆”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地理边疆是指按国际法和国内法划定的国家领土边界线。地理边疆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意改动。它是保证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战略边疆则是国家实际能控制的与国家合法利益直接相关的空间边界,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它可随国家能量的变化而变动,它可能大于地理边疆,也可能小于地理边疆。作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在陆上的地理边疆应与战略边疆一致。而在海上,以近海大陆架为基础的专属经济区外沿就是海上的战略边疆,它所构成的海域就是国家的海洋国土。中国拥有近360万平方公里的富饶海洋国土,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条件之一。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只有部分实际控制权,情况十分严峻。

  进入宇空,美国人称之为“高边疆”。这实际上是把战略边疆推向了宇空。按照现有国际惯例,距地面100公里以内属不得随意进入的国家领空范围,而高于这一高度的空间则是公用空间,即在此空间范围,任何国家的空间飞行器均可自由飞经或飞临,其中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在宇空的开发利用上我们始终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是“战略通道”观念。如今我们国家不仅在海上、陆地、空中甚至网络中,已经和外界接成不可或缺的物流、人流、金融、信息等无数通道,这些通道的安全畅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利益,把这些通道提高到“战略通道”层面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海上的能源、资源和贸易通道,以及海洋战略安全通道,需要认真经营,以逐渐具备实际有效的控制和反控制能力。

  不仅如此,“国门”的概念也要随之改变。传统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国门”通常是指地理边疆。随着战略空间的扩大,“国门”显然要向外推。在现代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战争中,我们的反击力量完全可以在传统的“国门”之外数百公里发现、跟踪、拦截来袭的军事目标。同时“国门”的内涵也在变化,它不仅存在于有形的海、陆、空疆界,还存在于无形的电磁网络空间和宇空。保护网络,反制网络战的“国门”肯定是无形而无界的。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海洋国土面积达陆地国土的1/3,加上通达全球的海上战略通道,共同构成了广大的海上战略空间。这需要强有力的、务实的海洋战略来加以保护。现提出如下九字海洋战略方针供研究参考,即“保近岸、争近海、出远洋” 。作者是著名军事专家、解放军少将。(来源:人民网 作者:徐光裕)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