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达




  1908.11.19~1969.6.3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军事家 。原名许德华。生于湖南长沙东山市萝卜冲。1925年5月在长沙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入黄埔军校学习,攻习炮兵。1927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见习排长。8月,在江西宁都加入南昌起义南下部队,任第11军25师73团排长、代理连长,参加了会昌和三河坝等战斗。起义军在潮(安)汕(头)地区失败后,于1928年1月到安徽寿县国民党军队中做兵运工作。1929年7月,入中共中央军委举办的训练班学习,9月被派往洪湖苏区。1930年2月参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先后任红6军参谋长及红2军团第17师政治委员、师长等职。率部参加了巩固洪湖苏区的斗争和红2军团南征中的津市、澧州、松滋等战斗。1931年3月红2军团改编为红3军,任红3军第8师22团团长,后参加荆(门)当(阳)(安)远地区作战。5月国民党军10个团围攻马良坪,他率部坚守,激战后与主力之间被隔断,果断决定攀登悬崖突围,在深山老林里坚持战斗两月余,保存了骨干力量。7月率部到达房县与主力会合,参与开辟鄂西北苏区,后任红8师师长。9月率部返回洪湖苏区,参加襄河以北地区的作战。1932年初战斗中负重伤,后赴苏联治疗。同年6月入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中国班学习,1936年一度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举办的汽车训练班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1938年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后任教育长。1939年7月任抗大第3分校校长,培养军政干部,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研究。曾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战术发展的基本因素》、《论新战术》等文章。1941年1月,调任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卫戍司令。1942年春调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在五寨、神池、保德、偏关一带,领导军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积极贯彻毛泽东提出的“把敌人挤出去”的斗争方针,组织强有力的武工队,与主力部队相配合,深入晋中平原交城、文水等地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肃清汉奸特务、摧毁日伪军据点和“维持会”,恢复和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挫败了日军的“扫荡”、“蚕食”,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雁门军区副司令员,1945年10月奉命组成许光达、孙志远纵队,协同晋察冀野战军进行绥远战役。1946年11月任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率部转战晋中、晋北地区,保卫晋绥解放区。1947年8月率3纵队西渡黄河,改属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建制,转战陕北,先后参加了高家堡、沙家店、延(川)清(涧)、宜(川)瓦(子街)、澄郃、荔北等战役。1949年2月任第3军军长,6月任第2兵团司令员。在围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的扶郿战役中,率部迂回敌后,断敌退路,对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继而挥师西进,攻破兰州南山敌军主阵地,抢占黄河大桥,与第19兵团全歼城中守敌,解放兰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1950年6月任装甲兵司令员,领导组建装甲兵各级指挥机关和整编坦克部队。1951年1月组织坦克部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4月亲赴朝鲜战场实地考察,总结经验,提出坦克部队作战指导思想。1957年兼任装甲兵学院院长。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在装甲兵建设中,强调政治工作与技术工作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实战需要相结合,根据装甲兵的特点,强调掌握技术的重要意义,带头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坦克技术,并在装甲兵部队积极实行经由院校培养生长干部的制度。重视军事学术研究,主持编写和审定装甲兵战斗条令、教程、教范;并撰写了《陆军的发展趋向及装甲兵的运用》等多篇论文,对装甲兵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起了重要作用。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许光达论装甲兵建设》(1985)。(见许光达的军事思想)(邓家泰)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