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战争



  1799~1815年,法国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18世纪后期, 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获得一定发展。但除荷兰外,各国仍处于封建统治下,尤其是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各君主国惊恐不安,奥、普率先出兵干涉。1793年,奥、普、英、荷、西、撒丁、那不勒斯等国结成第一次反法联盟,出兵进攻法国,遭法国军民顽强抵抗。1797年,第一次反法联盟解体。1798年12月,英、俄、奥、葡、土耳其、那不勒斯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俄军进入意大利,打败法军。奥地利不仅夺回在意大利的领地,还企图入侵法国。英军对法各港口实施封锁,并一度在荷兰沿海地区登陆。虽然反法联盟因内部分裂导致俄军退出战斗,但法国仍面临大军压境、国内政局动荡的严峻局面(见法国革命战争)。在此形势下,拿破仑·波拿巴(1804年12月起称拿破仑一世)于1799年11月上台执政。从此,法国进入一个新时期,即拿破仑时期。在该时期法国与反法联盟进行的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
  第一阶段(1799.11~1812.5) 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国,凭借先进的政治、军事制度,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建立一支编制完备、机动性强、富有战斗力的军队,接连打败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法联盟,达到全盛时期。而奥、普、俄等反法联盟主要国家政治制度落后,内部矛盾重重,虽人力物力居优势,但终被击败。
  1800年4月,驻意大利法军面对奥军的进攻,退守热那亚要塞,处境危急。为解除奥军威胁,波拿巴决定再次远征意大利,于5月率法军约6万人翻越阿尔卑斯山,出现在奥军后方,连克米兰、帕维亚等地,6月经马伦戈之战击败M.梅拉斯率领的奥军主力。12月,另一支法军又在南德意志的霍恩林登击败奥军。1801年2月,奥地利被迫签订《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联盟解体。处境孤立的英国也被迫同法媾和,于1802年3月签订《亚眠和约》。欧洲出现短暂的和平局面。
  但和平并不巩固,双方利用战争间隙加紧备战。英国不能容忍法国称霸欧陆,法国则全力同英国争霸。1803年5月,英国对法宣战,但双方并未展开军事行动,只是互相封锁,进行经济战。波拿巴在布洛涅集结13万人,准备登陆英国。英国牢牢掌握制海权,使英吉利海峡成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同时大力开展外交活动,于1805年组成包括俄、奥、瑞典、丹麦等国的第三次反法联盟。8月,奥军分兵两路,主力进攻意大利,另一路沿多瑙河进攻法国的盟国巴伐利亚。与此同时,俄军也开始采取行动。已称帝的拿破仑一世被迫放弃登陆英国的计划,集中兵力对付奥军。法军主力在一个月内行程600~800公里,从大西洋沿岸机动到莱茵河西岸,10月经乌尔姆之战围歼侵入巴伐利亚的奥军。11月13日,法军进占维也纳,12月2日在奥斯特利茨之战中再败俄奥联军。法奥签订《普雷斯堡和约》,俄军撤回本国。海战中,法国海军却遭惨败。同年10月2日,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被英国舰队歼灭。
  俄国拒绝同拿破仑议和,普鲁士也不愿看到拿破仑在德意志扩张。1806年9月,英、俄、普、瑞典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企图将法军赶出其占领区。普军轻敌自恃,未等与俄军会合就单独向图林根挺进,10月14日在耶拿-奥尔施塔特之战中遭惨败。法军乘胜追击,几乎占领整个普鲁士,在普属波兰和东普鲁士与俄军相遇。1807年2月,法俄两军在艾劳之战中未分胜负。6月14日,双方进行弗里德兰会战,俄军失败。法军乘胜进军,抵达涅曼河左岸,俄国求和。7月7日和9日,法俄、法普分别签订《蒂尔西特和约》,俄国承认法国在欧洲侵占的土地,法国则承认俄国有权入侵芬兰和奥斯曼帝国,并结盟共同反对英国;普鲁士只保留易北河和涅曼河之间的一些土地,在普属波兰和易北河以西普鲁士领地上,分别成立隶属于法国的华沙大公国和威斯特伐利亚王国。《蒂尔西特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第四次反法联盟的瓦解。
  早在1806年11月,拿破仑在柏林签署针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令”,强迫整个欧洲大陆同英国进行经济战。拿破仑要求英国的盟国葡萄牙禁止英货入口遭拒绝后,于1807年10月对葡宣战,并与西班牙签订瓜分葡萄牙及其殖民地的秘密协定。11月,法军在西军配合下入侵葡萄牙,随后又以防止英军入侵为由出兵占领盟国西班牙的战略要地,1808年3月进占马德里。5月,拿破仑使用诡计夺取西班牙王位,派其兄约瑟夫到马德里为西班牙国王。马德里人民起义反抗法军侵略,各地展开游击战。7月22日,法军近2万人在拜伦投降。10月30日,拿破仑率兵20万攻入西班牙,于12月4日重占马德里。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民坚持长期抗战,牵制了拿破仑数十万军队(见半岛战争)。

下一页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