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信息化大潮中的一个缩影。”全军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小组的同志到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考察后,留下了这句感慨之言。
信息化大潮,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之潮;信息化建设,是中国军队转型之潮。变革中的困惑,转型中的疑虑,需要由先行者来回答。面对我军的未来,防空旅不只是个缩影,还是领头雁、方向标。
战争的哲学已由过去的“大吃小”,变为“快吃慢”;同敌人争速度于明天,漫长的跑道却在今天。奋起军事变革,需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观望、徘徊、等待、坐而论道,都将贻误军机
据调查,不少初到防空旅学习的同志,脑子里都带有两个问号: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部队官兵能不能有所作为搞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是顶层设计,旅团建网络、搞系统有没有意义?可来到防空旅学习后,他们信了,服了,劲头更足了。
使命所系,责任所使。某通信团团长王晓晨说:我们和防空旅同驻一地,一墙之隔,论技术条件、信息化人才资源,我们更优于防空旅,但防空旅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奇。这里有一个精神状态问题。处在军队转型期,是观望、等待、徘徊,还是开拓进取、大胆探索、主动有为,两种精神状态,两样行动选择,必然带来军队建设上的两种局面。
推进新军事变革需要一种精神,一股由理性驾驭的激情。变革的洪流荡涤着懈怠与惰性,变革的烈焰燃烧着陈旧的观念与习惯,变革的鼓声催生出奋发进取的意志。融入变革,就是融入时代。
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源于危机感、使命感。这是防空旅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该旅参谋长张洪波说,在这个战争样式迅速变化的时代,谁勇于先走新路,谁就为赢得未来战场主动权多一份把握。
“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已从过去的几十年,变为几年甚至几个月。战争的哲学已由过去的‘大吃小’,变为‘快吃慢’;同敌人争速度于明天,漫长的跑道却在今天,现在不仅要只争朝夕,更要争分夺秒。”某部在学习防空旅的经验交流会上,一位师长慷慨而谈。
记者在采访中,当问到顶层设计与基层部队主动有为之间的关系时,一位到防空旅参观过的网络专家说,我军搞信息化建设,必须发挥两个积极性:即科研专家的积极性和部队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上面要搞好顶层设计,但顶层设计不是包揽一切。
刚刚从国外考察归来的防空旅旅长薛爱国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顶层设计不是上级给部队“发一个信息化”,即使“发一个信息化”,部队也掌握不了。部队只能在信息化建设中,逐步适应信息化、掌握信息化、驾驭信息化。顶层设计主要是立标准,定规矩,出政策。在统一的标准下,各级干好各级的事。
记者考察发达国家军队信息化发展过程,发现他们在系统建设上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技术手段开发阶段,单系统建设阶段(C3I),综合集成阶段(C4ISR),一体化融合阶段。这四个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孤岛式——烟囱式——集成式——一体化。”在单系统发展阶段,是充分调动部队积极性、创造力的阶段,是部队官兵学会驾驭指挥自动化、适应信息化的阶段,是一个新的军事文化培育阶段。不要怕“烟囱林立”,关键在于这些“烟囱”是不是按统一标准建的,开发利用如何,能否用于训练与实战。
国情军情的不同,表现出各国新军事变革的不同特色。我军建设信息化,既不能脱离时代,更不能脱离实际。脱离时代,就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脱离实际,就要出削足适履的笑话。许多单位在学习防空旅的活动中,开展“向防空旅学什么、学防空旅干什么”的讨论,努力做到“三个搞清楚”: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搞清楚,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大思路;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现实定位和未来目标搞清楚,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政策与标准;把本部队的发展基础与条件搞清楚,明确建设的方法步骤。
信息化的关键是设计思想,好的设计思想源于明晰的需求描述。需求的提出只能靠直接从事战争和训练实践的人。军队要顺利实现转型,必须把广大官兵带入军事变革的主战场
新军事变革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军事变革的不同点之一,就是部队官兵可参与的空间拓展了。在全军学习防空旅的实践中,各部队愈发清楚地看到,只有把官兵带入军事变革的主战场,建设信息化军队的事业才大有可为。
信息化的关键是设计思路。比如搞软件开发,一个应用软件水平的高低,主要不在具体软件的编程技巧,而在设计思路。像作战指挥这类特殊软件的设计,远非一般技术专家所能提得出来。从跨国公司信息化建设过程看,技术专家完成的工作量,不到全部工作量的30%。
实践出真知,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回顾当年科技大练兵的兴起过程,看防空旅经验的时代性,更体会到一线官兵创新活动的价值。集团军的一位领导说,全军科技大练兵的兴起,可以说是当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一个前奏曲。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计算机进入营、进入连、甚至进入班排,局域网在团队出现,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普遍兴起,便顺理成章地进入信息化建设轨道。事实一再证明:信息化建设仍然是需求牵引,基层官兵的作用无可取代。
需求,需求,需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从事顶层设计的专家,还是开发系统软件的技术人员,都有一个共识:制约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不是技术,而是需求、是知识系统。
需求,需求,需求!科学而明晰地提出需求,比购买技术更重要。有人说,我军的机械化程度还很低,现在就忙着搞信息化,是“坐着牛车打手机”。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是“坐着牛车打手机”,还是“坐着汽车打手机”,而在于是否真正弄清了未来的信息化战场环境。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特种部队的士兵,骑着毛驴为精确打击系统指示目标,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则说,这是21世纪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典范。
需求,需求,需求!需求在哪里,谁来提出需求?从几年前的科技大练兵,到防空旅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需求在战场,在训练场,在军队建设的矛盾中、实践过程中,一线官兵是发现需求、提出需求的明白人。
自科技大练兵以来,一些同志思想上始终有个没解开的“扣子”:部队的责任是使用好手中武器装备,至于对现有装备的信息化改造和技术创新,那是科研部门的事。防空旅的经验说明:部队官兵不可能取代科研部门,但使用武器装备的人,最清楚武器装备应该改什么,朝那个方向改。我军武器装备“两成两力”建设,包含着大量的技术创新与战法、训法、保障法的创新,这些创新都是部队官兵完成的。一名老院士看了防空旅导弹发发命中的成果,听了旅领导对导弹改进的意见后,深情地说:“你们指出了技术改进的突破口,这才是我多年来最需要的啊!
”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需要的是机关、部队和科研院所的互动与共振;而不是一方进行变革,另一方被动地去适应。
军事变革的首要任务是变革人,人的变革包含着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改变。创造学习型军营,培育信息时代的军事文化,以学习的革命带动头脑的革命,让智力变化先于物理变化
一个周末的晚上,正在防空旅采访的记者,信步来到该旅的“营院网吧”。 战士们正在玩军事游戏,有的单人玩,有的双人对抗,开心极了。这种活动在有的部队也许会被视为禁区。难怪有人说,防空旅党委领导善用“双刃剑”。其实,现在市场上许多军事游戏软件,有着很高的军事训练价值。早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初期,一些外军就专门成立了军事游戏训练处。他们认为,计算机可以培养聪明的士兵。
军事变革首要的是变革人。有效的军事转型,要求智力变化必须先于物理变化。
“人的培养,不只是培养几个能人,而是一群人,使整个团队官兵的素质得到提高。这就需要营造信息化环境,搭建信息化平台、使战士走进军营就受到一种新的环境影响,一种新的文化培育”,防空旅所在集团军的政治部主任常跃深有感触地说。防空旅的高学历人才,在全军未必能排第一,但部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信息化素质高,因为他们营造出了一种新的军事文化环境。
“推进新军事变革,应当率先掀起学习的革命,建设学习型军营。”一位军事理论专家参观了防空旅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加速。要跟上这个时代,重要的不是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学会怎样学习,不断超越自我。
未来学家托夫勒接受我国一家媒体的记者采访,在谈到“中国西部能否从农业社会直接跨越到信息社会”时,托夫勒认为,技术上可以跨越,但不能跨越教育。这里说的教育,是大教育,是指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第二炮兵某旅在开展学习防空旅的活动中,旅领导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军出现的“微机热”。当时,指挥自动化没搞成,微机成了打字机的现象颇多。现在看来,正是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官兵们才积累了运用计算机网络的文化基础。
在防空旅,信息化的教育训练环境,发挥了巨大的育人功效。也许有人会说,计算机进连队不是信息化,网上教育不是信息化,网上办公不是信息化,计算机模拟训练不是信息化……然而,未来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不正是从这里“化”起的吗?
在变革大潮中,信息化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饱满的热情,要和理性相结合;创造亮点,不忘自己是个节点。推进军队转型,是脑袋指挥肢体;实现转型过程,是肢体带动脑袋
新军事变革是一场至今仍然望不到彼岸的变革。创新无止境,信息化建设正方兴未艾。
前不久,记者再次来到防空旅,这里又传捷报:他们与3家科研院所集体攻关,历时一年终于将“防空兵部(分)队虚拟目标实弹射击系统”研制成功,解决了防空兵训练贴近实战难、目标保障难、成绩评估难的问题。
解难就是谋打赢。信息化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防空旅建设信息化经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从解难出发研制系统,对系统功能的开发利用达到了最大化。相比较,一些单位搞的“面子工程”——中看不中用的信息系统,就显得相形见绌了。战争已变为系统对抗、体系对抗。建设信息化,要有个系统思想,集成观念。多年来,我军在探索网络建设中,确实出现过一段“春秋战国”局面。“条块分割、重复投入”,甚至一个军、一个师建网络,司、政、后、装也要各搞各的网,制式不一,语言不通、互不兼容,与实际工作脱节。这种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盲目建设阶段即将过去。学习防空旅,标志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正进入一个“统一标准、分工实施、逐步集成”的有序阶段。
新军事变革改变着战争的图景,也改变着我们的军事哲学。当我们从“原子世界”走入“比特世界”;以“系统中心论”取代“实物中心论”时,我们有了更宽阔的眼界。
信息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旅团只是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防空旅政委王增强告诉记者,各军兵种、各部队担负的作战任务不同,搞信息化的切入点可以不同。但是,要想演好自己的角色,先得了解整个剧情;要想把本部门、本单位建设成一个亮点,先要明确自己做的只是一个节点。结合作战任务、结合新装备、结合岗位搞信息化,不是标新立异、在硬件上如何超过别人,而是按国标、军标搞,为大系统留有接口。
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防空旅政治部主任李兴伟告诉记者,在信息化生活环境里,传统的部队管理、思想教育方法等都要与时俱进。比如,过去干部掌握的信息、知识比战士多,政治教育可以我讲你听;现在战士“网上行”,他们掌握的信息、知识有时比干部还要多,如果还是用以往的教育方式,战士可能就会听不进去。因此,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求管理的革命、政治工作的变革。
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联系部队整体转型去思考。来防空旅参观学习的科技专家告诉记者,学习防空旅,应当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防空旅不仅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指明了路,也为上级机关研究军队、乃至国防整体转型提出了要求。信息化的核心是解决信息快速流动和快速利用,这不只是个带宽带窄的问题,还牵涉到其他方面。就是说,凡是不利于信息快速流动和快速利用的作战思想、指挥方式、编制体制、管理规定等,都属于新军事变革的对象;凡是有利于信息快速流动和快速利用的各种举措,都应当纳入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范围。
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建设信息化必须想到组织结构合理化。来防空旅参观学习的军事理论专家告诉记者,我军信息化建设尽管是刚刚起步,但来势急速。这就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信息化必然要求组织结构合理化,军队结构调整如何跟上信息化的步伐?二是担负不同任务的部队有着不同的作战需求,顶层设计如何关照全局,更加合理?学习防空旅,不只是个加强基层建设问题,最终涉及到军队转型的全局。推进军队转型是脑袋指挥肢体,实现军队转型是肢体带动脑袋。
我军信息化建设的舰船在坚冰已破的长河里起航,前方还会遇到风浪。学习防空旅,看清前进的航向;学习防空旅,主动有作为,我们就能从必然王国驶向浩瀚无垠的自由王国。(据《解放军报》 文/李炳彦 高艾苏 邹维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