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1914年战局中,英法联军伤亡惨重,仅法军损失即达98万人,而德军损失较小。交战双方敌情不明,指挥失调,行动迟缓,缺乏协同;正面击溃多,两翼围歼少,因而部队建制完好无损。双方均未达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西线由运动战转入持久的阵地战和消耗战。
  1915年初,德军统帅部为挽回奥军在东线的败局,计划对俄军实施战略进攻,在西线转入战略防御。英法联军要求俄军在东线积极进攻,配合其在西线发动局部进攻,以争取时间养精蓄锐,改善战场态势。德军在西线部署有94.5个师190万人,联军有111个师265万人与其对峙。英法联军为收复法国北部地区和减轻德奥军队对俄军的压力,先后于春秋两季实施香槟战役、阿图瓦战役和沃夫尔战役,但由于步炮协同很差,兵力兵器有限,未达成战役突然性,虽付出重大代价,却未能突破德军防线。12月7日,英国远征军司令J.D.P.弗伦奇被免职,由D.黑格继任。其间,德军采用新的防御战术,设置由铁丝网、堑壕、步机枪掩体、碉堡和地下掩蔽部组成的多道防线,并集中使用预备队和炮兵从纵深实施反突击,粉碎联军的局部进攻。4月下旬,德军为报复联军的春季攻势和掩护部队向东线转移,发起第2次伊普尔战役,首次大量使用毒气于实战,一举达成战术突破,但因兵力有限,未能取得战役的胜利。此外,德军飞艇对英国本土反复空袭,给英国造成恐慌。至年底,法军损失129.2万人,英军损失27.9万人,德军损失61.2万人。
1916年初,双方进一步动员人力、物力。协约国陆军增加到365个师1800万人,同盟国陆军为286个师900万人。根据1915年12月和1916年3月协约国军事会议制订的计划,英法联军决心在索姆河地域发动夏季攻势。德军统帅部计划在东线实施防御,集中兵力对法军凡尔登筑垒地域实施重点进攻,企图消耗法军兵力,迫使法国退出战争。2~12月,德军先发制人,在凡尔登投入50个师与法军69个师血战,伤亡惨重,未达战役企图。8月29日,法尔肯海恩被免职,P.von兴登堡继任总参谋长。7~11月,联军投入86个师与德军67个师在索姆河地域激战,以减轻凡尔登守军的压力。9月15日,英军首次使用坦克作战。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由于进攻缺乏突然性和连续性以及对方防御严密,双方均未达成战役突破。在1916年西线战局中,英法联军损失133.3万人,德军损失96.4万人。
  1917年初,协约国总兵力达到425个师2700万人,同盟国为331个师1000万人。法军新任总司令R.-G.尼韦勒决心在西线发动全面进攻,彻底扭转战局。由于资源枯竭和兵员不足,德军统帅部决定放弃努瓦永突出部,撤至兴登堡防线,再次在西线实施战略防御。4~5月,英法联军发动尼韦勒攻势,迫使德军撤出马尔迈松突出部,虽伤亡34万人,却未能突破德军防线,引起法军士兵不满和部队骚动。5月15日,尼韦勒被免职,H.P.贝当继任法军总司令。为帮助法军恢复士气和改善己方态势,英军连续在梅西讷、伊普尔和康布雷发起进攻。在康布雷战役中,英军在炮兵和航空兵协同下,首次集中使用坦克支援步兵冲击,成为现代条件下诸兵种合同战术的早期成功尝试。在1917年西线战局中,联军的一系列进攻战役因各主要方向缺乏密切协同,而未取得重大突破。
  1918年初,西线德军兵力为194.5个师400万人,火炮1.5万余门、飞机3000架、坦克10辆;英法联军为186个师500万人,火炮1.6万门、飞机3800架、坦克800辆。美军准备动员200万人赴法对德作战。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军统帅部计划将东线大部兵力调至西线,企图在美军主力赴欧前击败联军,迫使法国投降。联军指挥部计划先取守势,俟美军抵法后发动总攻,争取一两年内结束战争。3~7月,德军依次在索姆河、利斯河、埃纳河、瓦兹河和马恩河地区发动五次大规模进攻,以伤亡50万人的代价楔入联军防线,形成几个突出部,但未动摇联军整个防线。4月,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任命法国将军F.福煦为协约国军队总司令,统一指挥盟军各战区的行动。同年夏,大批美军赴欧,彻底改变西线双方兵力对比。7~9月,协约国军队先后实施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和亚眠战役、圣米耶勒战役,进一步改善防御态势,并于9月26日在整个西线发起总攻,收复法国和比利时被占领土。在协约国军队强大攻势下,德军节节败退,整个防线土崩瓦解。11月11日,交战双方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
  在西线,德军先后实施三次战略性进攻。因受东线和其他战场牵制,进攻缺乏连续性,造成兵力分散,战略方向多变,结果未能达到迫使法国投降的战略目标。法军在盟军支援下,集中优势兵力实施一系列反攻,稳住战局,转败为胜。
  东欧战场战况 1914年8月中旬,俄军按作战预案开始行动,西北方面军入侵东普鲁士,试图围歼德第8集团军。德军初战不利,但在新任司令兴登堡和参谋长E.鲁登道夫指挥下,利用俄军指挥失误的有利时机,采取正面牵制、两翼包围和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战术,将俄军逐出国境,取得东普鲁士战役的胜利。与此同时,俄军西南方面军实施加利西亚战役,与奥军激战并将其击败。9~11月,德军为减轻奥军受到的压力并粉碎俄军入侵西里西亚的企图,连续实施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和罗兹战役,以积极的进攻行动挫败俄军的进攻计划。在1914年东线战局中,德军积极防御,以少胜多,将俄军赶出国境;俄军则在加利西亚方向取得对奥作战的胜利。
  1915年初,同盟国计划在东线对俄军发动全面进攻:德军从东普鲁士、奥军从喀尔巴阡山对俄军两翼实施战略迂回,围歼其主力于波兰突出部。俄军统帅部决定由西北、 西南方面军同时对德奥军队实施进 攻。德军率先发动冬季攻势,1月实施博利穆夫战役;2月组织奥古斯图夫战役,歼灭俄军4个师。3月2日,俄西北方面军按计划发动进攻,在边境地区为德军所阻。4月下旬,俄西南方面军经喀尔巴阡战役攻克普热梅希尔要塞,夺取若干战略要地,直接威胁匈牙利平原。由于德奥联军在冬春季攻势中未能突破俄军两翼防线,德军统帅部决定从西线抽调精锐至东线,企图以优势兵力在维斯瓦河和喀尔巴阡山之间正面突破俄军防线。德奥联军密切协同,于5~6月间实施戈尔利采战役,突破俄西南方面军防线,收复加利西亚。6~9月,德奥联军采取两翼迂回战术对波兰突出部发起一系列进攻,企图围歼俄西北方面军;俄军主动放弃波兰,免于被歼。年底,东线由运动战转入阵地战,战线从波罗的海里加湾延伸到喀尔巴阡山东麓。在1915年东线战局中,俄军损失近200万人,因缺乏武器弹药和军需补给,加之战线过长、兵力分散,进攻归于失败。德奥联军损失约100万人,占领俄国部分领土,但因发展进攻的兵力兵器不足,未能歼灭俄军主力。
  1916年初,德军和奥军分别把进攻重点转向西线和意大利战场,在东线实施战略防御。俄军应盟国要求继续在东线对德奥联军发动进攻,以减轻法军和意军受到的压力。俄军编为3个方面军, 共12个集团军 173万人;德奥联军为9个集团军、3个突击集群,总兵力106万余人。为牵制德军、减轻法军在凡尔登受到的压力,俄军率先于3月18日发起纳罗奇湖战役,但因指挥不当、 缺少重型火炮以及气象条件不利而受 挫。在俄军1916年夏季进攻战役中,俄西南方面军采取一点为主、多点突破战术全线发动进攻,在加利西亚东部450公里正面上突破德奥联军防线, 向前推进 50~150公里,迫使德奥统帅部从西线和意大利战场抽调兵力增援东线,但西方面军和北方面军发动的进攻遭德军顽强抵抗,进展不大。在1916年东线战局中,俄军损失100万余人,德奥军队损失150万人。

1 2 3 4 5 6 7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
 
 
 
    
 

沪ICP证000263
关于本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

 Copyright © 2008 by http://www.gf81.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