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局与影响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和协约国的胜利告终。大战历时4年零3个多月,参战国之多、作战部队之众、战线之长和战斗之激烈,史无前例。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非洲和亚洲。双方共动员兵力7000余万人,亡约1000万,伤2000余万。其中,协约国主要国家(俄、法、英、意、美、日、罗、塞、比、 希、葡、黑山)共动员军队4218万余人,损失2210万 余人,其中亡515万余人、伤1283万余人、被俘和失踪412万余人;同盟国(德、奥、土、保)共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1540万余人,其中亡338万余人、伤838万余人、被俘和失踪362万余人。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在其影响下,德国、奥匈等国爆发反战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1919~1920年,协约国27个成员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先后与德、奥、保、匈、土签订《凡尔赛和约》、《圣日耳曼和约》、《讷伊和约》、《特里亚农和约》和《塞夫尔和约》。这些条约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掠夺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产物,虽然暂时调整了战胜国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但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仅没有消除, 反而因分赃不均而导致争夺更加激 烈。
  这场战争表明,在众多强国参加的两大联盟战争中,推行速战速决战略是不切实际的,只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密切配合,全部社会活动转入战时轨道,整个国民经济为战争服务,通过持久作战逐步消耗对方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才能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协约国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的综合力量占有绝对优势并得到较好发挥。
  盟国之间的战略协同和统一指挥对战争结局具有重大影响。同盟国方面,德国是盟主,其他国家的战略方针和军事行动通常服从于德国的战略需要,因而协同较好。协约国方面,以英法为主,战争初期虽未建立协调东、西两线的机构,但从1915年起,各战场的协同逐渐受到重视,1917年卡波雷托战役后成立了战略协调机构-最高军事委员会,1918年又设立了最高统帅部,较好地实现了各战场的协同作战与统一指挥,对于尽快结束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战争期间, 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飞速发展。飞机、飞艇、潜艇、坦克、高射炮、 反坦克炮、 迫击 炮、远程火炮、毒气弹、烟幕弹、高爆弹、无线电通信和光学测量等武器与技术开始大量装备部队或得到广泛运用,并由此产生了坦克兵、航空兵、防化兵等新兵种,使战争样式发生重大变化。军队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以及作战指挥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作战空间从陆地、海洋扩大到空中,在濒海方向上出现了陆海空联合作战。战役规模扩大,组织协同更加复杂,出现了集团军群(方面军)战役。作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防御在地面战斗中处于突出地位。防御形式由支撑点式防御发展到堑壕式防御,进而形成包括表面阵地和地下工事的绵亘防线。防御纵深达15~20公里,防御正面达数百至上千公里,进攻一方难以实施两翼迂回,故多采取以下正面突破形式:在一个狭窄地段实施突破;在几个狭窄地段实施相向突破;在宽大正面上以一点为主实施多点突破;向几个相互联系的不同方向实施逐次突破。大量集中使用坦克成为有效的突破手段。进攻和防御越来越依赖于炮兵的火力支援。航空兵在战争初期主要用于侦察,随后用于空战和争夺战场局部制空权,后期则主要用于攻击对方地面部队,轰炸浅近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和交通线,以及作战舰艇和海军基地。海战中潜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鱼雷和水雷得到广泛运用。为对付潜艇、保护商船,协约国建立了护航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两次大战之间20年各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总体战、闪击战、机械化战争论、空中战争论、大战略理论,以及依托坚固防线组织防御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应用和检验。
  参考书目 萨那、孙成木、余定辉等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И.И.罗斯图诺夫主编,钟石译:《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1982。(杨立文 游战洪)

1 2 3 4 5 6 7

设为主页】【打印】【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