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巨大损失以及武器装备和粮食供应不足,引起俄国士兵普遍不满,军纪松弛,士气低落。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推行战争政策。在俄军1917年6月进攻战役中,仅西南方面军在加利西亚取得有限突破。7月19日,德奥联军开始反击,将俄军击退。9月初,德军发起里加战役,对彼得格勒构成威胁。11月7日,以V.I.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和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取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2月15日,苏维埃俄国与德国签署停战协定,东线战事结束。次年3月3日,双方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在东线,俄军凭借兵力优势,连续在东普鲁士和加利西亚两个方向对德奥军队发动攻势,陷奥军于顾此失彼的窘境,同时迫使德军一再从西线分兵加强东线,从而使法军和意军免遭德奥军队的毁灭性打击。德奥统帅部对俄军寸土不让,结果陷入两线甚至三线同时作战的被动局面,既没有战胜法国,亦未能打败意大利,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因此破产。 巴尔干战场战况 1914年,奥匈军队对塞尔维亚发动三次进攻,损失22.7万人,皆以失败告终。1915年,德奥统帅部决定在巴尔干战场增加兵力,对塞军实施毁灭性打击;保加利亚为夺回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加入同盟国对塞军作战。英法联军15万人在希腊港口萨洛尼卡(塞萨洛尼基)登陆,企图北上增援塞军。德、奥、保军队60万人从北面和东北面两个方向进攻塞军,占领塞尔维亚全境。英法远征军撤回萨洛尼卡待援;塞军残部撤往阿尔巴尼亚,后被运往科孚岛和比塞大休整。在1915年巴尔干战局中,同盟国军队以优势兵力和较小代价征服塞尔维亚和黑山,打开通往土耳其的道路(见塞尔维亚抗战)。 1916年,协约国决定加强萨洛尼卡远征军,同时争取希腊和罗马尼亚对同盟国作战。罗马尼亚为收复特兰西瓦尼亚于8月27日对奥匈帝国宣战。次日,罗军4个集团军60万人攻入特兰西瓦尼亚。德军统帅部决心粉碎罗军进攻,夺取罗马尼亚的石油和粮食,以44个师分别从南面和西面对罗军实施反击。经4个月激战,德军击溃罗军主力,占领罗马尼亚大部。在萨洛尼卡方向,德保联军为牵制英法联军在西线索姆河地区对德军的进攻,于8月率先发起进攻,占领莫纳斯提尔(今比托拉)、弗洛里纳和马其顿东部。9月初,协约国军队为配合罗马尼亚参战,投入35万人发起全线反攻,但进展迟缓。在1916年巴尔干战局中,罗军损失近40万人,协约国萨洛尼卡远征军损失约5万人,同盟国军队损失6万人。 1917年,协约国军队萨洛尼卡集群的兵力增至66万人,4~5月三次发动局部进攻,收效甚微。6月27日,希腊对同盟国宣战。1918年9月,协约国军队60万人在瓦尔达尔河战役中突破保军防线,攻入塞尔维亚南部,迫使德保联军投降。9月29日,保加利亚与协约国签署停战协定,巴尔干战事结束(见萨洛尼卡战役)。 在巴尔干战场,奥匈军队恃强轻敌,未能一举击败塞军,因而影响了东线的战争进程。塞军为民族独立而战,士气高昂,顽强抗战,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行动。 意大利战场战况 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在协约国拉拢下对奥匈帝国宣战,企图乘机瓜分其领土。意军编为4个集团军,计35个师87万人,火炮1700门,由L.卡多尔纳任总参谋长。意军统帅部计划在西北部沿阿尔卑斯山脉组织防御,在东部伊松佐河地区对奥军发动进攻,企图攻占戈里齐亚和的里雅斯特,尔后向维也纳发展进攻。奥军统帅部决心在意大利战场实施战略防御,重点防守伊松佐河防线,总兵力为20个师(后增至25个师),编为1个集团军又2个集群,由欧根大公任司令。同年6月~1917年9月,意军逐渐增加兵力(最多达51个师和5300门火炮),在伊松佐河地区对奥军发动11次进攻,攻占卡波雷托、普拉瓦、戈里齐亚等地,但未取得决定性突破(见伊松佐河战役)。意军因不熟悉阵地攻防战术,缺少火炮、弹药和运输工具,加之地形和气象条件不利,以及使用预备队过迟,因此战斗减员很大,共损失100余万人。但由于进攻规模越来越大,终于迫使奥军向德军求援。1917年10~12月,德奥联军实施卡波雷托战役,突破伊松佐河意军防线,推进100公里,夺回被意军占领的阵地。意军全线溃退,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沿皮亚韦河构筑新防线。11月8日,A.迪亚兹取代卡多尔纳任意军总参谋长。鉴于意军失败的原因,协约国成立最高军事委员会,以协调盟军在各战场的行动。 |